一、在我國立遺囑需注意哪些問題?
1、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即成年人立遺囑時應當神志清楚,能正確表達自己意愿。
2、遺囑人的遺囑只能處分屬于自己的個人財產,如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于國家、集體或他人所有的財產,遺囑的這部分,應認定無效。
3、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
4、遺囑應符合形式要件。依《繼承法》,遺囑可分為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和口頭遺囑,其中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若自書遺囑,應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若是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若以錄音形式立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至于口頭遺囑,只有在危急情況下遺囑人才能立口頭遺囑,并應當有兩名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公證,但在危急情況解除后,若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口頭遺囑無效。
5、遺囑人可以撤消、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有數(shù)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但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消、變更公證遺囑。
二、有效遺囑的條件
公民立遺囑是依法處分個人合法所有的個人財產的民事行為,所以,有效遺囑必須具備以下實質要件:
1、立遺囑人必須具有立遺囑能力
《繼承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遺囑無效。”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不具備真實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也不具備與其相關的民事活動的責任能力,他們所立遺囑,超越了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法律規(guī)定其從事的民事活動無效,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利益不受侵害。為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一條“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其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也充分說明了立遺囑人必須具有立遺囑的能力。
2、遺囑內容必須是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的表示
《繼承法》第二十條明確規(guī)定“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遺囑人在遺囑中確立的內容是處分自己生前合法所有的個人財產,立遺囑人如果在脅迫等外在因素的壓迫下所立遺囑,或遺囑被人篡改、偽造,均是他人的意思,他人無權處分財產所有人的遺產,只有遺產所有人才能處分自己合法所有的遺產,因此,遺囑一定要表示遺囑人真實的意思,這也是體現(xiàn)對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的保護。
3、處分遺產只能是個人合法財產
遺囑處分的遺產只能是個人合法所有的財產,處分其他財產無效。
《繼承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guī)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界定了遺囑處分的財產是公民個人財產,凡是違反這一條規(guī)定的遺囑無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于國家、集體或他人所有的財產,遺囑的這部分無效”,充分說明遺囑人在遺囑中處分遺產只限于個人財產,凡超越這個界限的無效。
4、保障無勞動能力和無生活來源人權利
遺囑中不得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
《繼承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遺囑中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份額”,這部分人缺乏勞動能力或者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或者有生活來源,但不足以維護基本生活,剝奪其繼承權,無異于造成其生存危機,因此剝奪這種人繼承權的遺囑無效。
5、遺囑中應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
《繼承法》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遺產分割時,應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還未出生,被繼承人死亡,在分割遺產時應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這是因為被繼承人死亡,承擔撫育子女的責任、義務也隨之消失,但胎兒是需要撫育的,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其成長需要,減輕生存壓力,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五條“應當為胎兒保留的遺產份額沒有保留的,應當從繼承人繼承遺產中扣回”,也就是說,扣回胎兒應繼承的份額后,其他繼承人繼承的遺產才有效。
遺囑是我們家庭之間繼承財產很常見的一種方式,一份有效的遺囑必須是立遺囑人具備立遺囑的能力,立遺囑時本人是具備清醒意識能表達個人真實意思的,處分的遺產必須是個人合法遺產,遺囑中要切實保障無勞動能力和無生活來源人的繼承權利,最后對未出生的胎兒的繼承份額也要保留的。
遺囑公證費用是多少,辦理遺囑公證要哪些材料
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那個優(yōu)先?
遺囑怎么寫?寫遺囑要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的保全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2-19頂樓漏水該怎么做
2020-11-10仲裁調解后需要開離職證明嗎
2021-02-11如何解除收養(yǎng)關系
2020-12-15非直系親屬能贈予嗎
2021-01-07婚姻關系可以通過什么途徑解除
2021-01-28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法院如何強制執(zhí)行
2020-12-28撤銷強制執(zhí)行兩個月了怎么還沒消除
2021-03-19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嚴厲打擊對婦女實施的家庭暴力行為
2020-12-24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什么是職業(yè)病,哪些職業(yè)容易患職業(yè)病
2021-03-07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事故中被保車無責任,保險公司是否需要理賠
2020-12-28境外保單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