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戶口不在農村的子女對農村父母的房屋有繼承權嗎
戶口不在農村的子女,對農村父母的房屋,有繼承權。
房產可以繼承。宅基地使用權不能繼承,只有本村村民才能繼承。所以您可以在繼承后,賣給本村的村民。法律上是這么個意思:農村土地是集體所有,所以你對宅基地沒有繼承權,但是土地上的附屬物房屋是你父母的財產,子女有權繼承,但不能翻蓋。現實中基本不管的,房子肯定是能繼承的,若是不放心,可以直接轉讓,實踐中大都是繼承留著升值,但是土地在下次重新分配時,肯定是分不到了。
還有一點村集體的事項,一般要村民集體決定。
首先,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農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準城市居民占用農民集體土地建住宅,有關部門不得為違法建筑和購買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但是對于宅基地使用權能否繼承的問題沒有明確,對通過繼承房屋取得宅基地的能否辦理登記也沒有政策明確。
其次,根據關于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若干意見的規定,已擁有一處宅基地的本農民集體成員、非本農民集體成員的農村或城鎮居民,因繼承房屋占用農村宅基地的,可按規定登記發證,在《集體土地使用證》記事欄應注記“該權利人為本農民集體原成員住宅的合法繼承人”。非農業戶口居民(含華僑)原在農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及房屋,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經該農民集體出具證明并公告無異議的,可依法辦理土地登記,在《集體土地使用證》記事欄應注記“該權利人為非本農民集體成員”。
在《意見》出臺前,《繼承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不僅對于宅基地使用權能否繼承的問題沒有明確,而且對通過繼承房屋取得宅基地的能否辦理登記也沒有政策明確。但現實的情況是:通過繼承房屋取得宅基地的情形客觀存在,而且隨著我國城市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數量越來越多。2008年,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嚴格落實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的法律規定。除繼承外,農村村民一戶申請第二宗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的,不予受理”,首次明確農民集體內部成員可以通過依法繼承房屋取得宅基地使用權,辦理登記手續。考慮到一方面《物權法》明確要求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另一方面,在“房地不可分”的前提下,通過繼承房屋應當取得宅基地使用權,而且這種方式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權客觀存在、有一定數量。本著積極主動服務和有效保護土地權益的態度,《意見》第六條規定:已擁有一處宅基地的本農民集體成員、非本農民集體成員的農村或城鎮居民,因繼承房屋占用農村宅基地的,可按規定登記發證。
根據《意見》的規定,可以依法申請辦理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手續。在辦理登記時,應提交申請書、父母原來持有的《集體土地使用證》、父母死亡證明、房屋權屬證明材料(有房產證的應當提交變更后的房屋所有權證)等申請辦理土地登記。登記機關應在《集體土地使用證》記事欄中注記“該權利人為本農民集體原成員住宅的合法繼承人”。
子女可以繼承土地上能正常使用的完整的房屋。土地的使用權和所有權是分開的,而且土地歸國家所有,所以只能繼承父母的房屋。宅基地上房屋的出售也有限制,并非賣給任何人都可以。戶口不在農村的子女即使已經在城市中買房,仍然可以享有農村宅基地的房產繼承權。
農村宅基地買賣的條件有哪些?
農村房屋繼承法中規定繼承需要哪些材料?
農村房屋繼承法中規定繼承需要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空頭支票,開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0-12-14車禍事故處理多久下來
2021-01-24起訴離婚程序費用
2020-12-23什么是婚姻自由,婚姻自由的保護措施是什么
2021-02-06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在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1-13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什么是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1-27在車險不足額保險合同如何賠償
2020-12-23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土地流轉后,土地補償款該歸誰
2021-03-20集體土地流轉必須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9拆遷補償安置怎樣擇優選擇
2021-01-05拆遷安置房房產證辦理費用是多少
2020-11-08國家征地拆遷補償標準主要由什么組成
2020-11-24新鴻基致力珠三角舊城改造
2021-02-14拆遷戶可以不同意拆遷嗎
2020-11-15關于房屋拆遷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