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很多老人會早早寫下遺囑,確定好財產的分配方式,以避免在自己身故后,子女為了爭奪遺產而傷了感情的情況出現。不過,在老人過世后,如果老人沒有遺囑時怎么分遺產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沒有遺囑時怎么分遺產
可以根據法定繼承來分配遺產,或者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來繼承。
遺產分配是指財產所有人死亡后根據法定繼承、遺囑或其他法律規(guī)定對其遺產的分配制度。遺囑繼承效力高于法定繼承,低于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
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指的是在法定繼承中確定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分得的遺產份額的基本準則。繼承法第13條對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做了明確規(guī)定,我們應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
1、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均等。
這是法定繼承中遺產分配的一般原則,即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該平均分配遺產。該法條中的“一般”是指法律沒有特別規(guī)定的情況。
2、特殊情況下法定繼承人的繼承份額可以不均等。
根據繼承法的有關規(guī)定,“特殊情況”主要是指:
(1)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給予照顧。繼承人只有同時具備生活有特殊困難和缺乏勞動能力的情形時,才能在遺產分配時中給予照顧,而且一旦具備了這兩個條件就應當給予照顧。
(2)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yǎng)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不是應該多分,不具有強制性。
(3)有扶養(yǎng)能力和扶養(yǎng)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yǎng)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該不分或少分,這是繼承法中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的重要體現。繼承人符合下列條件的,應不分或少分遺產:①繼承人有扶養(yǎng)能力和條件;②不盡扶養(yǎng)義務;③繼承人協(xié)商同意也可以不均分。
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酌情分配遺產問題在法定繼承中,除了那些享有合法繼承權的人參與繼承外,繼承法第14條還賦予一些符合一定條件但沒有繼承權的人取得一定遺產的權利。
下列人員享有分得適當遺產的權利:
(1)依靠被繼承人扶養(yǎng)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
(2)對被繼承人扶養(yǎng)較多的人。
即使其為繼承人,但若未實際參加遺產分配,屬于以上情形之一的,便享有遺產取得權。這種遺產取得權是一項獨立的民事權利,當其受到侵害時,權利人有權以獨立的訴訟主體資格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在遺產分割時,明知而未提出請求的一般不予受理;不知而未提出請求時,在知道后2年內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二、遺產分割的方式有哪些
遺產分割的方式,是指繼承人取得遺產應繼份的方法。關于遺產分割的方式,如果遺囑中已經指定了分割方式,則應按遺囑指定的方式分割遺產;遺囑中沒有指定遺產分割方式的,由繼承人具體協(xié)商遺產的分割方式;繼承人協(xié)商不成的,可以通過調解確定遺產分割的方式;調解不成的,則通過訴訟程序,由人民法院確定遺產的分割方式。
我國《繼承法》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guī)定“不宜分割的遺產,可以采取折價、適當補償或者共有等辦法處理。”根據這一規(guī)定,遺產分割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實物分割。
遺產分割在不違反分割原則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實物分割的方式。適用實物分割的遺產,可以是可分物也可以是不可分物。對可分物,可以作總體的實物分割。如對糧食,可劃分出每個繼承人應繼承的數量。但對不可分物,則不能作總體的分割,只能作個體的分割,如電視機、冰箱等。對不可分物不能作實物分割的,應當采取折價補償的辦法。
2、變價分割。
對不宜實物分割的遺產,可以將其變賣,換取價金,再由各繼承人按照自己應得的遺產份額的比例,對價金進行分割,各自取得與應得遺產份額相對應的價金。
3、補償分割。
對不宜分割的遺產,如果繼承人中有人愿意取得該遺產,則由該繼承人取得該遺產的所有權。取得遺產所有權的繼承人按照其他繼承人應繼份的比例,分別補償給其他繼承人相應的價金。
4、保留共有的分割。
遺產不宜實物分割,繼承人又都愿意取得遺產,或繼承人愿意繼續(xù)保持遺產共有狀況的,則可將其作為共同所有的財產,由各繼承人按各自應得的遺產份額,確定該項財產所應享有的權利與應分擔的義務。
在實際生活中,在被繼承人沒有留下遺囑的情況下,各繼承人對于被繼承人的遺產分割問題是很容易產生分歧的。如果沒有處理好分歧,就容易發(fā)生遺產繼承糾紛。至于沒有遺囑時怎么分遺產,上文中已經做出了介紹,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揚州律師。
遺囑人怎樣自己寫遺囑 ?
遺贈協(xié)議和遺囑哪個優(yōu)先適用
遺囑繼承適用代位繼承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使用假的畢業(yè)證如何處罰
2021-01-04欠條過期了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5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離婚起訴書要提交幾份
2021-02-17因公殉職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辭退過了醫(y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勞動爭議一審結束仲裁還有效力嗎
2021-02-10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為什么旅行社責任保險應改為法定保險
2021-03-02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發(fā)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被保險人的連帶責任嗎
2021-02-13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郭律師提醒2012年7月1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1-25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財產保險合同的原則和形式各是什么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