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法定繼承的特殊情形,代位繼承權是用來保障被繼承人直系后代親屬的權益的。《繼承法》中就代位繼承權的適用條件、范圍等作出了具體規定。下面請大家跟隨律霸小編一起看看代位繼承的適用條件及適用范圍具體是怎樣的。
一、代位繼承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第一,被代位人必須先于被繼承人死亡。這既是中國代位繼承成立的首要條件和惟一原因,也是其與轉繼承的重要區別之一。
第二,先死亡的被代位人,必須是被繼承人的子女,其他繼承人如被繼承人的配偶、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先于被繼承人死亡不發生代位繼承。有的國家,被代位人的范圍較廣,如日本民法規定,被代位人包括被繼承人的子女和兄弟姐妹;而法國、韓國、加拿大、保加利亞等國,被代位繼承人的范圍是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德國、瑞士、匈牙利、希臘、奧地利等國家更將被代位人的范圍擴及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和祖父母。與這些國家相比,中國規定的被代位人的范圍最窄,這與繼承立法縮小繼承人范圍的趨勢是相吻合的。
第三,代位繼承人必須是被代位人的晚輩直系血親。各國法律均規定,代位繼承只能是被代位繼承人的直系卑親屬,被代位人的旁系血親或直系長輩血親均無權代位繼承。原則上代位繼承人沒有代數限制。《中國繼承法》第十一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最高人民法院在貫徹執行繼承法的意見中又進一步明確指出,被繼承人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曾孫子女、曾外孫子女都可以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不受輩分限制。
第四,被代位人生前必須享有繼承權,如被代位繼承人基于法定事由喪失繼承權,則連帶引起代位繼承權的消滅。最高人民法院在《貫徹的意見》第28條指出:“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晚輩直系血親不能代位繼承。”
第五,代位繼承只適用于法定繼承,在遺囑繼承中不適用。亦即只有被代位繼承人的法定繼承權才能被代位,如其享有的是遺囑繼承權,則該遺囑會因先于被繼承人死亡而失效,此時不發生代位繼承。
第六,代位繼承人無論人數多少,原則上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份額。
二、代位繼承的適用范圍是怎樣的
1、被代位人的晚輩直系血親既包括自然血親,也包括法律上擬制的血親。具體而言,包括:被繼承人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曾孫子女、外曾孫子女等晚輩自然直系血親;
(1)被繼承人的養子女、已形成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的親生子女;
(2)被繼承人親生子女的養子女;
(3)被繼承人養子 女的養子女;
(4)與被繼承人已形成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的養子女。
被代位人的繼子女可否代位繼承呢?對此現行法和司法解釋均無明確規定。
一般認為,繼子女與養子女不同。依《收養法》第23條規定,養子女與養父母的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適用法律關于子女與父母的近親屬關系的規定。因此,被代位人的養子女為被代位人的擬制血親,可為代位繼承人。而被代位人的繼子女不為被代位人的血親。因此,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繼子女應只有權對其生父或生母代位繼承,而不能對其繼父母代位繼承。
2、代位繼承人是否應當限于被代位人死亡時已存在的晚輩直系血親?一般認為,只要是被繼承人死亡前已出生或受胎的,或被收養的,均可為代位繼承人。因為繼承是自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的。
3、代位繼承有無代數限制?我國現行繼承法上對此問題未做明確規定,伹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釋中采取無限制說,被繼承人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曾孫子女、外曾孫子女都可以代位繼承, 代位繼承人不受輩數的限制。
以上是律師是律霸小編整理的關于“代位繼承適用條件"法律知識,代位繼承權體現了法的公平,同時也是照顧需要幫助的人。通過上面的梳理,希望大家能夠了解代位繼承的適用條件,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代位繼承在什么情況下發生
不適用代位繼承的情況有哪些?
遺贈中能適用代位繼承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視權協議怎么寫
2021-01-01對勞務派遣人員違紀應怎么處罰
2021-02-02律師可以不收代理費嗎
2020-12-16哪些財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
2021-01-27中止探望權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6離婚后如何強制執行探望權
2021-03-10只有購房合同的房子法院能保全嗎
2021-03-09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設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工傷已經痊愈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6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2021-01-24保險合同必須要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1-20人身保險的保險金額是由投保人承擔嗎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