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間辭退補償可以申請嗎?
疫情期間違法辭退員工需要賠償雙倍的經濟補償,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按照上述第36條、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月工資是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二、疫情期間的相關規定有哪些內容?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
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職工提供了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職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發放生活費,生活費標準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辦法執行。
因受疫情影響造成當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時效期間申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難以按法定時限審理案件的,可相應順延審理期限。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勞動用工指導和服務,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綜合上面所說的,辭退員工只要勞動者沒有做出違反勞動法或者是公司制度的事情就不能實施此行為,如果在疫情期間無故的辭退,那么勞動者完全是有理由申請相關的賠償,對于賠償的標準就可以按勞動者工作的年限還有工資的狀況來進行合理計算。
企業主動辭退員工補償標準
單位違法辭退員工怎么辦
公司辭退員工補償金的計算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證可以增加借款合同法律效力嗎
2021-01-03公司裁員時可以裁掉孕婦嗎,裁員的程序
2021-02-03五保戶監護人是法定繼承人嗎
2021-01-07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有什么
2021-03-08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2-23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外包的意義
2020-12-16勞動法關于加班規定怎么規定
2021-01-06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17車禍后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