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法勞動合同第八十七條的內容有哪些?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 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勞動合同的主體
勞動合同的主體即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主體與其他合同關系的主體不同:其一,勞動合同的主體是由法律規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資格的公民與不具有用工權的組織不能簽訂勞動合同;其二,勞動合同簽訂后,其主體之間具有行政隸屬性,勞動者必須依法服從用人單位的行政管理。
1、勞動者
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象,按照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對象包括:新招用的勞動者、原有的固定工以及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所謂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是指根據勞動部關于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的通知和貫徹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的以下人員:
①存在著勞動關系而沒能履行勞動義務的特殊人員。例如,用人單位的“富余人員、放長假”的職工,長期被外單位借用的人員、帶薪上學人員,請長期病假人員、停薪留職人員,被派到合資、參股單位人員;
②企業、事業單位的中共黨委書記、廠長或經理、工會主席等。
2、用人單位
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需要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包括:中國境內的企業法人,個體、合伙制非法人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特殊類型經濟組織,如租賃經營(生產)、承包經營(生產)的企業等等。
綜合上面所說的,勞動合同對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來說是必須要存在的文件,而對于勞動合同也是根據多少條款來進行制定而成的,特別是對于補償金,一般是針對于在用人單位違反了法律的條款之后,勞動者才可以申請補償,一般多滿一年就會多支付一個月的補償。
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一全文
未簽勞動合同必須支付雙倍工資嗎
最新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計算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責任公司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22成年子女對父母行使探望權的限制
2021-01-10公安有調解權嗎
2021-03-08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民政管土地糾紛嗎
2020-12-18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騙取住房補貼是什么罪
2021-03-23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互聯網保險怎么分紅
2020-12-28保險公司違規理賠怎么處理
2021-01-16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哪些情形屬于沒有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20保險法司法解釋一有什么內容
2021-02-05購買人壽保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