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認股權轉讓協議有效
一、瑕疵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認定
表示當抽逃出資的股東轉讓股權時,法院依據合同法關于撤銷權的規定否定合同的效力或者依據公司法關于抽逃出資的管理性規范課以行政處罰,在規范適用上存在分歧。司法實踐中一種觀點認為,轉讓人與受讓人在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時,雖未隱瞞其未足額出資的事實,但顯然是隱瞞了抽逃出資的事實。此種行為,嚴重侵害了公司的正常經營活動、股權受讓人及債權人的利益。依照《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依照《合同法》第五十六、五十八條之規定,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司法實踐中另一種觀點認為,協議簽訂后,轉讓方已履行了協議約定的股權變更登記手續之義務,受讓方亦按約全面履行給付股權轉讓款的義務,現受讓方以轉讓方抽逃出資為由反訴請求確認其與轉讓方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無效,按照公司法有關規定,對于股東虛假出資或抽逃出資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虛假出資額(抽逃出資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當事人在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時,未隱瞞其未足額出資的事實:受讓方在明知的情形下自愿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應認定該轉讓協議是有效的。
二、臺商以中國自然人的名義受讓股權的協議效力認定
司法實踐中,為便于投資減少審批環節或者規避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要求,存在著中國企業、個人借用境外企業的名義,設立外資企業享受相應待遇,或者外資企業、個人借用中國境內民事主體名義設立、受讓中國企業股份等情形。人民法院處理上述問題觀點并不統一。司法實踐中觀點一,雙方簽訂的股權及資產轉讓合同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為有效合同。司法實踐中觀點二,實際受讓人是臺灣人,無論是設立企業還是轉讓股權的方式受讓一個企業,均應嚴格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經相關部門批準、登記后才能登記或受讓。本案中各方當事人故意隱瞞實際受讓人作為臺灣籍身份設立公司的事實,是規避法律的行為,該轉讓協議應為無效。
三、未經審批的國有股權轉讓合同效力認定
《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財政部關于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有關事項的通知》及《公司法》構成了國有股權轉讓的基本法律框架。正如上文所述,股權轉讓主要包括了轉讓合同層面和轉讓行為層面。股權轉讓合同是實現股權轉讓的手段,股權的轉讓變動是股權轉讓合同的目的?!镀髽I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九條規定了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合同應當包括的主要內容,第二十八條規定了報送決定或者批準企業國有產權轉讓行為的主要審查文件,第三十二條規定受讓方采取欺詐、隱瞞等手段影響轉讓方的選擇以及產權轉讓合同簽訂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或者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相關批準機構必要時向法院起訴,確認轉讓行為無效。筆者認為,上述法律法規未對國有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作否定性規定,股權轉讓合同的無效可能導致股權轉讓行為無效,但股權轉讓行為無效并不能推定股權轉讓合同無效。股權轉讓合同效力的判斷應當遵循合同法的規定。依據《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及《合同法司法解釋》第九條規定,考察未報批合同的效力,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是報批范圍如何確定。國有股權轉讓合同是否屬于報批范圍,法律未明確規定,依據《合同法司法解釋》第九條也得不出未經審批股權轉讓合同不生效的結論。故未經審批的國有股權轉讓合同在司法實踐中應當認定未生效。
大家對這點規定要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持有假護照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24案件駁回起訴要開庭審理嗎
2020-12-27法律顧問費入賬要分攤嗎
2020-12-20購房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23不得減刑的幾種情形
2021-02-26一個律師可以為兩個人取保候審嗎?
2021-01-20欠條和借條有區別,你知道嗎
2020-11-09子女對老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4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 只有依法辦收養手續
2020-11-28車禍如果私了怎么賠償
2021-03-25撫養費數額如何確定,撫養費包括哪些費用
2021-01-20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外聘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怎么處理
2021-02-17親生父女不能斷絕關系嗎
2021-01-16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