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標準是什么?
《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了終止勞動合同的補償具體標準:
1、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12年。
3、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人。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二、公司可以辭退員工的情形有哪些?
1、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適用這一情形要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1)規章制度的內容必須是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而且是通過民主程序公之于眾。
(2)勞動者的行為客觀存在,并且是屬于“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何為“嚴重”,一般應根據勞動法規所規定的限度和用人單位內部的規章制度依此限度所規定的具體界限為準。如違反操作規程,損壞生產、經營設備造成經濟損失的,不服從用人單位正常工作調動,不服從用人單位的勞動人事管理,無理取鬧,打架斗毆.散布謠言損害企業聲譽等,給用人單位的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和管理秩序帶來損害。
(3)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處理是按照本單位規章制度規定的程序辦理的,并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2、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即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沒有按照崗位職責履行自己的義務,違反其忠于職守、維護和增進用人單位利益的義務,有未盡職責的嚴重過失行為或者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的故意行為,使用人單位有形財產、無形財產遭受重大損害,但不夠刑罰處罰的程度。例如,因粗心大意、玩忽職守而造成事故;因工作不負責而經常產生廢品、損壞工具設備、浪費原材料或能源等。用人單位可以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公司享有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不支付經濟補償的是建立在過錯性辭退員工的情形之下,如果不是這樣,其他任何情況下只要公司單方面提出來的解約就都可以獲得補償。但還有某些法定情形下,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標準就是按照上個月的工資為基準,只賠償一個月的工資。
未簽訂勞動合同 辭職老板不發工資怎么辦
勞動合同試用期規定有哪些內容
勞動合同到期未續簽有補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庭審理后再補交證據合法嗎
2021-01-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哪些機關組成人員
2020-11-20提供法律援助法院有義務嗎?
2021-02-26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車輛自燃險有必要買嗎
2021-03-24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有哪些基本程序
2021-02-24保險合同中止期間發生效力嗎
2021-03-17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