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工單位未簽勞動合同工作二年如何賠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第十四條、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了勞動關系,但是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沒有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則在勞動關系建立滿一月后第二日起至滿一年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雙倍工資。超過一年則視為已經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而無需再支付雙倍工資。即用人單位最多應當支付不超過十一個月的雙倍工資。
如果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一個月之后滿一年之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則在勞動關系建立一個月之后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前一日此期間支付勞動者雙倍工資。
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支付雙倍工資。此時,支付雙倍工資不受十一個月的時間限制,只要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者均可提出要求支付雙倍工資。
二、主體
勞動合同的主體即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主體與其他合同關系的主體不同:其一,勞動合同的主體是由法律規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資格的公民與不具有用工權的組織不能簽訂勞動合同;其二,勞動合同簽訂后,其主體之間具有行政隸屬性,勞動者必須依法服從用人單位的行政
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象,按照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對象包括:新招用的勞動者、原有的固定工以及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所謂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是指根據勞動部關于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的通知和貫徹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的以下人員:
①存在著勞動關系而沒能履行勞動義務的特殊人員。例如,用人單位的“富余人員、放長假”的職工,長期被外單位借用的人員、帶薪上學人員,請長期病假人員、停薪留職人員,被派到合資、參股單位人員;
②企業、事業單位的中共黨委書記、廠長或經理、工會主席等。
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署的勞動合同到期時,勞動者有權向該用人單位遞交解除勞動關系。在面對用人單位拒收的情況下,在協調無果的情況下,可以到勞動局申請勞動仲裁,來保障自身的權利以及利益不受到任何的損失以及損壞。
勞動合同法補償金是如何規定的
哪些情形用人單位不用提前通知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解除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局工傷鑒定標準
2020-11-28境外結婚注冊證書的認證
2021-01-23企業要進行新三板掛牌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4專利轉讓變更的流程規定是什么
2021-01-17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女兒和孫子誰的繼承權大
2021-02-24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哪類集資房能夠轉讓
2021-02-25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什么是產品責任
2020-12-15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一般保險公司多長時間可以賠付
2020-12-07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合同嗎
2020-12-09人壽保險受益人包含有哪些
2021-01-08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簽訂集體土地承包合同有哪些法定程序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