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是保障我國當事人的勞動關系和勞動保障的重要合同,勞動者在勞動單位進行工作時應積極的簽署這類合同。如果勞動合同10年的到期了,用人單位不續簽的,應賠償勞動者10個月勞動補償金。下面小編就勞動合同10年合同到期不續簽該如何賠償,這類問題為大家進行解答。
勞動合同到期,勞動者沒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情形的,用人單位可以不續簽合同,但是應當按照勞動者2008.1.1后到合同終止日期間的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每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不滿半年補償半個月工資,滿半年不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比如是滿9.5年不滿10年(合同6月30日及以后到期)就是10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滿9年不滿9.5年(合同6月30日之前到期)就是9.5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基數按照終止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勞動者本人月平均應發工資計算。
一、相關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我國規定相應的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的,如勞動合同不續簽的應及時的賠償勞動者這類勞動補償金。每滿一年賠償一個月,滿半年不滿一年的,按一個月進行支付這類賠償金。
勞動合同期限內怎樣辭職
員工不與公司續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沒有公攤遇到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09商標字型相似是否構成侵權商標罪
2021-03-19法院如何處理反擔保
2021-02-21轉賬支票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9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拖欠物業費幾年失效
2021-02-12現在判刑還注銷戶口嗎
2021-01-10不得擔任商業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
2021-01-09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是什么
2021-02-18保險經紀公司存在的違法行為有哪些
2020-11-12車輛貶值損失保險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4車被別人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1未簽訂書面的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6新農村建設只能是給安置房嗎
2021-02-06農村宅基地拆遷哪些情況不補償呢
2021-03-20住宅和配套設施之間的距離怎么選擇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