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實中很多時候都是由勞動者向單位提出辭職或者申請離職,但從《勞動合同法》中的規定來看,不管是勞動者本人還是用人單位其實都是有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但實際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必須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否則就要承擔不利責任。那究竟勞動合同的解除有幾種情形呢?詳細內容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1、用工雙方合意解除勞動關系。
在勞動合同約定的期滿前,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關系,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權利義務則不再履行。按照《勞動法》第24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的,沒有必要分清是誰的責任導致。
2、過失性辭退和非過失辭退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
過失性辭退即勞動者的行為違反《勞動法》和行政法規的規定,由用人單位予以辭退而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消滅。即《勞動法》第25條規定的情形;非過失性辭退是指非因職工原因由用人單位辭退職工而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法》第26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情形,但是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即非過失性辭退情況):(一)勞動者患病或者因工損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時,致使原合同無法履行時,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3、經濟性裁員和企業富余職工辭職導致勞動關系解除。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或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被裁員人員即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勞動法》第27條對此類勞動合同的解除作了明確規定。企業富余人員辭職按國務院有關規定是允許的,同樣也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
4、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
《勞動法》第32條規定了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3種情況:(一)在試用期內;(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5、勞動合同終止導致勞動關系的自然解除
《勞動法》第23條規定了勞動合同的終止,即“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對于勞動合同的解除,不管是由勞動者提出還是由用人單位提出,此時要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那么其中一方就需要承擔不利的責任當然對于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而言往往都是有具體的期限,而在勞動合同期限屆滿的時候,雙方也沒有續簽的,則勞動合同就會自行終止。關于勞動合同的解除有幾種情形的問題,律霸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此,希望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沒簽勞動合同不發工資怎么辦
勞動合同丟了怎么補?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以接受委托成為辯護人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護照辦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匯票出票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16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意外傷害的保險有哪幾類
2020-11-16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滴滴快車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3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草案)
2021-01-01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24承包荒山植樹造林政策
2021-01-19不是戶主簽的土地流轉協議有效嗎
2020-11-11買二手房拆遷賠償嗎
2021-01-21舊房拆遷與危房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1-28上海拆遷安置房退稅怎樣辦理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