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庭審理前,書記員要查明原被告及訴訟代理人是否到庭,核實身份,宣布法庭紀律,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與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
2、原告首先陳述起訴的事實和理由,提出訴訟請求,被告針對原告的陳述作出答辯,答辯包括對原告陳述的事實和理由進行承認或否認、更正、補充,同時被告提出對訴訟請求是什么意見。具體到婚姻案件,總結為:雙方婚姻狀況、子女狀況、是否同意離婚,有哪些夫妻共同財產,有何分割意見,子女由誰監護、撫養費支付多少等。
3、出示證據進行質證:原被告雙方分別向法庭出示證據,證明自己的主張,同時對另一方的證據發表自己的看法。
4、辯論:雙方結合前面的陳述及質證情況,圍繞本案的焦點問題,依照先原告后被告的順序,分別發表辯論意見,闡述自己對案件的看法,重點是圍繞訴訟請求的爭議焦點進行,辯論可以是一輪至多輪。
5、雙方當事人陳述最后意見。
6、調解:辯論終結后,若原被告雙方同意調解,法庭可以進行調解。
7、庭審結束:看筆錄簽字。
開庭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完成審判前的準備工作之后,在法院或其他適宜場所設置的法庭,對案件進行審理的全過程。開庭審理是合議庭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的階段。其方式主要是有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一般民事案件以公開審理為原則,不公開審理為補充。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34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由此可知,離婚案件一般也公開審理,但如果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其決定權在于人民法院。法律之所以規定“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是因為離婚案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審理中可能會涉及到個人隱私、感情上的一些不愿意公之于眾的內容。因此,如果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法庭一般都會允許。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公告可以張貼于人民法院的公告欄,也可以在公共場所或當事人的住所地和工作單位張貼。
起訴離婚即將開庭出現問題或有不懂部分,請您都來律霸網詢問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相對方的義務是什么
2021-01-21中國企業境外上市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3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申請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7遺囑繼承的有效要求有哪些
2021-02-16犯罪中止的定義與適用
2021-03-12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保險法關于車輛理賠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6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法律性質是什么
2021-01-26宣告死亡又復活保險金要退回嗎
2020-11-26保險條款解讀-家庭保險
2021-01-03理賠遭拒消費者狀告保險公司
2021-03-08誰需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2-06公路貨運保險合同爭議案代理詞
2021-03-21土地出讓年限有什么規定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