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員工在用人單位工作,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勞動合同一般存在著期限,合同期滿就會進行續簽,而有的用人單位或者個人有的時候不會續簽合同,也還是會保持勞動關系,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事實勞動關系,但是自動解除事實勞動關系的情形有哪些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自動解除勞動關系的情形
符合法定和約定的解除情形,就自動解除。
1、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滿的;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2、勞動合同雙方約定解除合同情形出現,則勞動合同自行解除。
解除事實勞動關系的規定
2001 年11月26日施行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對事實勞動關系解除是否應該支付經濟補償金問題的復函》中規定:
“勞動合同期滿后,勞動者仍在原用人單位工作,用人單位未表示異議的,勞動者和原用人單位之間存在的是一種事實上的勞動關系,而不等于雙方按照原勞動合同約定的期限續簽了一個新的勞動合同。一方提出終止勞動關系的,應認定為終止事實上的勞動關系”。
依據勞動法的規定,單位招用員工后一直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和單位如不能就合同期限達成一致,單位可以提出與員工終止勞動關系,不需要提前三十日通知,但需要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和雙倍工資;
員工提出終止勞動關系的,不需要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單位。
用人單位既履行了自身的義務,個人也受到了法律的保護,避免今后發生無端的紛爭。
可見,事實勞動關系是不可以以個人意志隨意終止的,而是在客觀存在的條件下例如死亡、本身合同期滿或者用人單位不存在等情況才可以自動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如果任憑個人意志一意孤行,既不能得到合同法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可能還會傷害用人單位的利益,所以為了能夠保障自己在用人單位的權益,一定是以正式合同簽訂為前提工作的。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羈押37天無罪釋放國家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6涉外婚姻財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11先動手打人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31不得減刑的幾種情形
2021-02-26沒履行監護權可否不贍養
2020-11-132020年撫養費標準多少
2020-12-18案外人無法通過執行異議之訴救濟時可不可以提起另案訴訟
2020-11-16故意傷害罪的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7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什么是合同債務轉移,合同債務轉移需要哪些條件
2021-03-134萬元合同算欺詐嗎
2021-03-21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機動車事故全責怎么理賠
2021-02-23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5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運輸工具保險概述
2021-02-22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具有約束力——山城區法院判決
2020-11-20責任準備金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