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匯算清繳匡算應稅利潤要注意收入的核算問題有哪些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3-03 · 187人看過

一、遞延收入

按現行法規規定,可以遞延處理的收入主要有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債務重組收益和資產或股權轉讓收益3項。具體處理中,應注意以下規定:

1.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118號)規定,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暫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可以5年遞延處理。

會計處理時,通常將搬遷處置收入一次計入收入,但如果發生因城鎮整體規劃、庫區建設等公共利益性搬遷,收到政府直撥搬遷補償款的,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的通知》(財會[2009]8號)規定,涉及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部分,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規定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遞延處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會計與稅法上均進行了遞延處理,由于收入范圍及遞延期的不同規定,計算企業所得稅時也會存在調整要求。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59號)的企業重組特殊性稅務處理規定中,債務重組確認的應納稅所得額占該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50%以上,可以在5個納稅年度的期間內,均勻計入各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

關于債務重組,會計準則中沒有類似非貨幣性交易準則中“具有商業實質”的標準,規定只要發生了重組事項,重組收益在重組當期就要全額計入當期損益。

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59號)規定,居民企業以其擁有的資產或股權向其100%直接控股的非居民企業進行投資,其資產或股權轉讓收益如選擇特殊性稅務處理,可以在10個納稅年度內均勻計入各年度應納稅所得額。

企業以資產換股權,正是《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所核算的交易事項。但根據準則規定,非貨幣性交易是否“具有商業實質”,影響是否確認換出資產實現的價值增值或減值,而與損益是否遞延無關。所以,對于上述事項,企業如果選擇了納稅遞延的處理,則不論交易是否“具有商業實質”,都會涉及納稅調整。

二、視同銷售收入

“視同銷售”是按準則規定不確認收入、按稅法規定應確認收入的一種資產處置行為。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2007年第512號,以下簡稱“條例”)第二十五條及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處置資產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28號)第二條規定,資產移送導致資產所有權屬發生改變的,不屬于內部處置資產,應按視同銷售確認收入。

比如,外購存貨用于市場推廣,會計處理時借記“銷售費用”,貸記“庫存商品”及“應交增值稅”,計算企業所得稅時按上述規定,企業要作視同銷售調整處理。因為屬于外購,所以調整時視同銷售收入與視同銷售成本相等。

需要提醒的是,上述事項企業所得稅處理其實涉及兩個環節:一是視同銷售收入與視同銷售成本差額的所得稅影響,二是業務宣傳費的限額稅前扣除問題。雖然第一個環節的處理對應納稅所得額的影響為零,沒有引起納稅責任的變化,但視同銷售收入的調整,加大了可以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的收入計算基數,如果不進行調整,不但不符合稅法規定,企業還會因此而損失部分業務招待費的計算基數。

三、不征稅收入

在實際工作中,企業會取得各種不同類型的補貼收入。那么,這部分收入是否都屬于稅法規定的不征稅收入呢?

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財政性資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1號)的規定,企業取得的各類財政性資金,除屬于國家投資和資金使用后要求歸還本金的以外,均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對企業取得的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專項用途并經國務院批準的財政性資金,準予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從上面規定可以看出,《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財稅[2008]151號文件都強調了不征稅收入的兩個要件:一是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專項用途資金;二是為國務院批準的財政性資金。因此,企業接受的各種補助資金能否作為不征稅收入,通常應該有專門的不征稅文件,否則不得隨意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財政補貼資金不論是否為不征稅收入,均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的規定,區分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進行核算。但有兩種情形需要注意:一是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收到時先確認為遞延收益,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二是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用于補償企業以后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收到時也是先確認為遞延收益,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而稅法對于補貼收入,除了明確可以遞延處理的收入,大多數要求是在收到當期全額計入收入。這兩種情形下,補貼資金認定為應稅收入時,會計上的遞延處理將會涉及納稅調整。

四、長期股權投資與投資收益

年終所得稅匯算清繳時,與長期股權投資相關的投資收益什么情況下作納稅調增,什么情況下調減,這也是需要關注的。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通常是按照所支付的對價計量,一般不產生損益,只有在權益法下,需要對根據應享有被投資方所有者權益份額對投資成本進行調整。初始投資成本大于享有被投資方所有者權益份額時,作為商譽備查,不產生損益。初始投資成本小于享有被投資方所有者權益份額時,按照現行準則,要把差額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但這個損益只是企業核算產生的,不符合稅法對收益的要求,所以在進行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時,需要進行納稅調減。這也就是《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附表三《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第6行“5.按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對初始投資成本調整確認收益”要求填報的內容。

相對于初始投資成本的調整而言,持有期間所產生的調整事項則要復雜一些。其中既涉及調增,也涉及調減。

成本法與權益法是對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進行后續計量的兩種會計核算方法,兩種方法下對投資收益的確認與稅法對投資收益的確認都是有差別的。

企業日常核算時要嚴格按制度或準則要求處理,但計征企業所得稅時對投資收益的確認卻只能執行一種口徑,即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按照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會計處理與稅務處理的差異要依法進行納稅調整。會計處理為:

(1)投資收益確認時間的差異調整。不論會計核算是成本法下的“宣告分派”時確認,還是權益法下的“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時確認,均應調整為條例規定的“按照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確認。

(2)投資收益確認金額的差異調整。除取得投資時實際支付的價款或對價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外,成本法下,投資企業應當按照享有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投資收益,不再劃分是否屬于投資前和投資后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財政部《關于印發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的通知》(財會[2009]8號)中的上述規定,使得成本法下的持有期間投資收益金額的確定與稅法規定趨于一致,減少了納稅人的調整成本。而權益法下,投資企業則要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的份額,確認投資損益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按照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計算應分得的部分,相應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稅務處理時,投資方應按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定所享有的份額部分確認投資收益,對會計核算與稅務處理差異部分進行調增或調減。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何亞楠

何亞楠

執業證號:

13717201711839748

山東君誠仁和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何亞楠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姚市| 牡丹江市| 松溪县| 西平县| 积石山| 都匀市| 延吉市| 巴楚县| 栖霞市| 永靖县| 富蕴县| 大渡口区| 洪洞县| 通道| 广饶县| 西安市| 海安县| 嵩明县| 积石山| SHOW| 长沙县| 普陀区| 台前县| 白沙| 保靖县| 栾川县| 沧源| 辉南县| 吉林省| 上虞市| 昌乐县| 中西区| 无锡市| 工布江达县| 克拉玛依市| 常熟市| 同仁县| 腾冲县| 绥棱县| 文成县| 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