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身邊總會發生這樣或者那樣的案例,而我們也應該在這些已經發生的案例中有所學習,防止自己成為下一個當事人。工傷認定是我們比較常見且必須了解的,下面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工傷認定典型案例給我們的啟示吧。
一、工傷認定典型案例啟示
案例一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是否屬于工傷認定的受案范圍
本案啟示: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并不等同于不存在勞動關系,是否存在勞動關系應根據個案具體情況而定。
案例二 工傷認定過程中雙方所舉證據相互矛盾,行政機關調查取證職責分析
案件啟示:在辦理工傷認定或復議案件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就同一事實提出互相矛盾的證據的情況,如何判定哪方證據的證明效力的更優,并對證明力較大的證據予以確認是辦案的關鍵和重點。
案例三 在校生打寒假工,是否視為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本案啟示:申請人無法提供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證明材料時,人社部門是否應先予受理,再行調查,如訴訟程序的先立案后調查,還是應至少能提供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人社部門才能受理并通過調查取證證明材料的真實性。其次,《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12條規定中的在校生“勤工助學”行為具體包括哪些范疇,是否能由人社部作出進一步的細化規定,而不是套用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學校學生勤工助學管理辦法》第四條,因為《高等學校學生勤工助學管理辦法》主要規范的是學生在學校組織下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而本案中詹某利用寒假自行在外打工的行為,并不適用《高等學校學生勤工助學管理辦法》,更不應用該辦法來解釋所有的勤工助學行為,因為勤工助學既包括學校組織下的社會實踐活動,也包括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己去打工的行為。希望省人社廳能對有關問題作出明文規定,或提請人社部進一步明確,使各地市工傷認定工作有法可依,有據可循,方便實務操作,避免敗訴風險。
總的來說,這三個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有即使到了退休的年紀也不影響工傷認定、工傷認定一定要有證明力度比較大的證據、學生打工所產生糾紛必須先提供能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才能維權。
申請工傷認定程序是什么
誰能夠申請工傷認定
申請工傷認定的材料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手術簽字非直系親屬可以簽嗎
2021-03-02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時需要做些什么
2021-01-13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當事人已經死亡怎么辦
2020-12-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哪些機關組成人員
2020-11-20公司法董事會決議表決經過幾人同意
2020-11-25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代寫遺囑有效條件有什么規定
2021-02-27國外保護非婚同居女性權利的法律方法有哪些
2020-11-18對強制執行費用不服的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5家暴屬于治安案件嗎
2020-12-28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發現對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怎么辦
2020-12-26小學生在校發生意外.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5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