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甲乙兩人于2008年8月登記離婚。同年9月22日,雙方協商決定復婚并簽訂協議書一份。該協議第2條載明:如今后男方提出離婚,應支付女方50萬元的資產,作為補償;如女方提出離婚,則男方不予補償。12月3日,男方向法院起訴,要求認定該復婚協議的第2條違反婚姻自由原則,應為無效。女方則認為該條款沒有違反雙方的真實意思及任何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應受法律保護,同時這也是男方對自身財產作出的一種安排,是雙方行使婚姻自由權利的表現,故請求法院駁回男方的訴訟請求。
【評析】
本案婚姻協議中的經濟補償條款是否有效?一種意見認為,雙方達成的該協議條款屬于違反婚姻自由的條款,應認定為無效,原告的訴求應予以支持。另一種意見認為,該條款內容并不屬違背婚姻自由的約定,應為有效,原告的訴訟請求應當駁回。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本案中,甲乙雙方訂立的復婚協議是涉及身份關系的協議書,應先排除對《合同法》等法律的適用,根據《民法通則》、《婚姻法》等相關法律予以判斷。
依據我國《婚姻法》的立法精神,所謂婚姻自由,實際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結婚的自由與離婚的自由。結婚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締結婚姻關系的自由;離婚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解除婚姻關系的自由,即在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情況下,任何一方都有權提出離婚。他人不得干涉或阻攔,離婚雙方當事人具有充分的婚姻自主權。
婚姻協議中經濟補償是否有效,主要從以下兩方面來看:一是協議是否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合意,二是協議內容有無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對于第一個問題,甲乙雙方均無異議,該份協議可以確認為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對于第二個問題,涉及對“婚姻自主權”的理解,即該條款是否妨礙到夫妻雙方當事人離婚自由權利的行使。換句話說,就是這50萬元補償費是否意味著對當事人婚姻自主權的“買斷”?而所謂“自由”、“自主權”在法律上解釋為公民對合法權利的合法占有和合法處分。本案當事人設定該項條款來維護自身婚姻自主權的同時,并未限制他人的合法權益,也未與社會的公序良俗發生沖突,可視為其合理、合法地占有和處分自由。結合實際案例,該對夫妻也的確擁有50萬元資產的支配權,50萬元的條款未限制或損及當事人對婚姻自由的處分。因此,條款的約定沒有侵害到任何一方婚姻自主權的正常行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搬遷勞動合同終止怎么賠償
2021-02-05經濟民事訴訟狀范文怎么寫
2021-02-05要約失效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10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保險合同中經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新法修訂對保險公司提出挑戰
2020-11-29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被盜車輛撞傷人,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1-18人壽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0-11-28國有土地出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3-02土地出讓金的好處有哪些
2020-11-25土地出讓年限有什么規定
2021-03-10劃撥土地轉讓合同如何生效
2020-12-01拆遷房房產證如何改名字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