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工傷保險的存在,工人們進行工傷認定時可以積極的維護自身權益。但由于各方利益無法達到平衡,工作中經常會出現工人不服工傷認定,這時就需要行政部門介入了。但普通勞動者對相關法律不熟悉,因此又產生了困難。那么下面小編就會給勞動者普及一下不服工傷認定行政判決申請的相關事項。
一、申請行政復議的法律法規
《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中第五十五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的決定不服的;
(二)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
(三)用人單位對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服的;
(四)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認為經辦機構未履行有關協議或者規定的;
(五)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
二、工傷認定需要提交的材料及注意事項
《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第十八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第十九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鑒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從上面的材料中我們發現,需要不服工傷認定行政判決申請的不一定是工人,也可能是用人單位,這要根據事實情況具體區分。此外,工傷認定不被認同可能有多方面因素,一方面工人提交工傷認定材料時不夠充分;另一方面用人單位中間可能也存在不認識不負責的問題。通過補充材料,希望能給工傷認定過程中的人提供一些參考。
什么是工傷認定標準中的“三工”原則
工傷賠償必須掌握的三大時效
勞務關系中出現工傷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法的起訴條件是怎樣的
2020-12-03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1沒有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1-01-01中止探望權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6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交通違法打單要人證合一
2021-01-30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結婚證在哪邊領比較好
2021-03-12商業險一般幾年可以終止合同
2021-02-01拆遷中的回遷房有房產證嗎
2020-12-04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