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保險條例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為了保障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恢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國務院頒布了《工傷保險條例》工傷保險條例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二、工傷爭議由誰承擔舉證責任?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9條第2款的規定,職工或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而用人單位認為不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這里的舉證責任是指在工傷認定中,用人單位與工傷職工或者親屬,對職工受到事故傷害是否為工傷發生爭議,用人單位對認為不是工傷的事實有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的責任。如果用人單位不能出示足夠的證據證明職工受到的傷害不是工傷,那么,用人單位的訴求就得不到法律支持。
在《工傷保險條例》中規定用人單位負有舉證責任,主要基于以下考慮:
(1)負傷職工與用人單位相比處于弱勢地位,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的最基本的原則;
(2)負傷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是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區域,用人單位有條件和便利收集職工負傷證據;
(3)用人單位有可能為逃避事故責任,而采取轉移現場,撕毀、銷毀相關文件材料等手段,使證據滅失。該條規定也不排斥工傷職工或者其親屬等工傷認定申請人也有收集證據,向工傷認定機構舉證的權利。
《工傷保險條例》中主要對勞動者工傷事故做出了規定,其中關于認定為工傷或視同為工傷的情形,給出了明確的情形要求。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工傷,即交通事故工傷。勞動者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在自己不承擔主要責任或者全部責任的情況下,可能會認定為工傷事故。
一次性工傷賠償協議書
工傷賠償必須掌握的三大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信用卡違約金是逾期嗎
2021-01-22連帶之債由什么構成
2021-01-04論票據法中的無權利抗辯
2021-03-10申請執行人不配合股權變更能否提存
2020-12-05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五險一金糾紛的處理規則是什么
2021-03-07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什么是互碰自賠,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3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理賠金給付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1兩年沒檢車沒交保險現在想用還能車檢嗎
2021-02-01自家車相撞,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2-11被忽悠買了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20選擇保險公司三要素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