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期內員工可享受怎樣的待遇
關于醫療待遇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醫療期內職工享受的待遇,第二種是醫療期屆滿后享受的待遇。
第一種待遇是在醫療期內,企業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且應當支付給職工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其中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助費可以低于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但是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醫療待遇按照企業參加醫療保險待遇的相關規定來支付。
第二種待遇是在醫療期滿后,職工不能從事原來的工作,也不能夠從事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單位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以書面的形式提前30日通知勞動者本人,并且支付給勞動者經濟補償和醫療補助金;經濟補償的標準按照勞動者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來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的經濟補償;關于醫療補助金,一般情況應以不低于六個月的工資標準來支付。
二、醫療期如何計算
根據勞動部關于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4]479號)第4條規定。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12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15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18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24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30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醫療期計算應從病休第一天開始,累計計算。
如:享受三個月醫療期的職工,如果從1995年3月5日起第一次病休,那么該職工的醫療期應在3月5日至9月5日之間確定,在此期間累計病休三個月即視為醫療期滿。其他依此類推。
職工得病了的,用人單位需要按照職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給予其一定時間的醫療期,但通常醫療期最多不能超過24個月。而在醫療期內,用人單位不能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1條和第40條的規定,與解除與職工的勞動合同,另外還需要按照有關規定支付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雖然允許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但卻不得低于最低工資的80%。
職工工傷醫療期待遇有哪些
醫療期到解除勞動合同嗎?
醫療期未滿勞動合同不終止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欠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6貸款擔保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2-24個人合伙企業中合伙人對內責任怎么認定
2021-02-16探望權的行使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2-13破產債券移送管轄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6申請撤銷強制執行后多久解凍
2021-02-06委托協議如何終止
2020-11-21對法定繼承人的誤區認識有哪些
2021-03-14刑事速裁程序能否上訴
2021-01-03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訴訟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離婚訴訟途徑有哪些
2021-02-26競業限制是否對所有員工都適用
2020-11-10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60歲老人被撞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3-19集體所有土地轉讓的類型有哪些
2020-12-08我國的土地流轉政策是怎么樣的
2020-12-26拆遷房屋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2021-03-11拆遷安置房交易有限制嗎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