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保險待遇中的工資是指什么
繳費工資顯然是對受傷時已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而言的,而對于受傷時未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未參加工傷保險并不影響其享受工傷待遇。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二、繳費工資與實際工資存在差額時,用人單位與工傷職工結算工傷待遇應以實際工資為準。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時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數額為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乘以單位繳費費率之積。如果用人單位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那么職工的繳費工資應該與其實際工資一致,在計算工傷待遇時繳費工資與實際工資也應該是一致的。但在繳納工傷保險費過程中,由于用人單位原因或者經辦機構征繳技術原因,用人單位沒有或沒能如實申報工資總額,少繳工傷保險費導致繳費工資與實際工資存在差額是不爭的事實,對因繳費工資與實際工資差額所致工傷待遇差額,應由用人單位承擔。
三、實際工資的范圍應當是包括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和各項社會保險費用在內的勞動者應得工資而非實得工資。
四、用于計算工傷職工工傷待遇的本人工資有“保底封頂”的規定。
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工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工傷職工進入用人單位工作至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時不足12個月的,按實際工作月份數計算本人工資;尚未領取過工資的,按約定工資標準計算本人工資;關于工資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本人工資。
綜上所述,實際生活當中勞動者的工資計算還是比較復雜的,所以在工傷保險待遇中賠償問題的計算結果都有所不同,但是工傷保險是工資補償的主要依據,所以個人的平均工資會作為工傷保險的一個計算標準。
工傷保險條例中的工傷認定標準是什么
工傷保險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工傷保險條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衛生局下行政處罰要多久
2020-12-18債權人申請破產流程
2021-02-13買二手房注意事項
2021-02-07打架報警醫療費要承擔嗎
2021-02-15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機動車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處理嗎
2020-12-13保險公司賠償多久能到賬
2021-02-03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車損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1-28我的汽車在外地出險怎么辦
2020-12-16個人協議出讓國有土地違法嗎
2021-02-05河道整治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是由誰制定
2021-01-02作“釘子戶”對于拆遷補償到底有沒有優勢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