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勞動者工傷待遇標準是什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8 · 510人看過

一、勞動者工傷待遇標準是什么?

(1)在醫療期間享受如下待遇:

① 工傷職工符合規定治療工傷或職業病所需的掛號費、住院費、醫療費等醫療費用全額報銷。

② 工傷職工需要住院治療的,由單位按照省內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三分之二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批準轉外地治療的,所需交通住宿費用由單位按照職工因工出差標準報銷。

③ 工傷職工在醫療期內停發工資,改為由單位按月發給工傷津貼,標準相當于工傷職工受傷前的本人工資。

(2)職工工傷或患職業病評定傷殘等級后,享受以下待遇;

①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的,應退出生產(工作)崗位,并享受以下待遇:發給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按照傷殘職工本人工資計發,分別為:24個月、22個月、20個月、18個月的標準。

同時按月發給傷殘撫恤金,分別為傷殘職工本人工資的90%、85%、80%、75%.評上護理依賴等級者,按月發給護理費,標準按完全、大部分、部分護理依賴三個等級,分別為當地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30%.完全護理依賴者中特別嚴重的按60%發給。

易地安家的,由所在單位一次性發給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個月的安家補助費,途中所需車船費、住宿費、行李搬運費和伙食補助費均由所在單位按照因公出差標準報銷。

② 傷殘等級被鑒定為五級至十級的,原則上由單位安排適當工作,并享受以下待遇:

發給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分別為傷殘職工本人工資16個月、14個月、12個月、10個月、8個月、6個月的標準。

傷殘程度被評為五至六級且單位難以安排工作的,經本人同意,可以退出生產、工作崗位,由單位辦理因工致殘內退手續,并按月發給相當于本人工資70%的傷殘撫恤金。在此期間單位和個人繼續繳納社會保險費,直至符合退休條件時,按照規定辦理退休。

傷殘程度被評為七級至十級,職工本人愿意自謀職業并經單位同意的,或者勞動合同期滿終止合同后本人愿意另行擇業的,可以由單位發給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或者傷殘回鄉安置費。標準分別為20個月、18個月、12個月、6個月,同時終止工傷保險關系。

傷殘程度被評為七級至十級的,在勞動合同期內,單位確實難以安排適當工作、職工本人又不愿意自謀職業的,由單位根據傷殘等級分別按月發給相當于職工本人工資60%、50%、40%、30%的生活費。

(3)職工因工死亡,可享受以下待遇:

① 喪葬補助金按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個月的標準計發。

② 一次性工亡(因工死亡)補助金按工亡職工本人工資48個月發給,其中對因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社會和公眾利益死亡的按60個月發給。

③ 按規定可以享受供養直系親屬定期撫恤金的,其配偶每月按照當地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發給,其他供養直系親屬每人每月按照30%發給,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發10%.撫恤金總金額不得超過死者本人工資。

二、司法解釋

工傷也稱職業傷害。是指勞動者(職工)在工作或者其他職業活動中因意外事故和職業病造成的傷殘或死亡。一般而言,意外事故必須與勞動者從事的工作或職業的時間和地點相關,而職業病必須與勞動者從事的工作或職業的環境、接觸有害有毒物質的標量和時間有關?!豆kU條例》所稱工傷,是指職工在工作過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條例中第十四條規定的七種情形認定為工傷,同時,第十五條又明確三種情形,視同工傷。

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后,用人單位需要對勞動者進行積極的醫療救助,并提供相關的工傷待遇。需要注意的是,勞動者在醫療救助期內,用人單位不得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并且需要按照規定的標準支付工資。如果用人單位違反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來進行解決。


工傷待遇中如何計算工資基數

最新工傷待遇標準

提出工傷待遇申請流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巴波

巴波

執業證號:

13101201010566949

北京京都(上海)律師事務所

簡介:

京都上海分所資深律師,上海市法學會會員,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法學學士學位,曾任職于國內大型企業,擁有英語六級,證券從業資格、基金從業資格,2010年在上海開始執業至今執業年限超過九年,辦理了大量訴訟與非訴訟案件,擁有豐富的執業經驗,善于處理疑難復雜法律業務,并能夠全面、高效為客戶提供可靠的法律服務。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巴波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