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者得了職業病的工傷待遇是什么?
勞動者得了職業病的工傷待遇有:
(1)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確診的職業病病人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排職業病病人進行治療、康復和定期檢查。用人單位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用人單位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應當給予適當崗位津貼。職業病病人的診療、康復費用,傷殘以及喪失勞動能力的職業病病人的社會保障,按照國家有關工傷社會保險的規定執行。
(2)職業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要求。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單位承擔;最后的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該職業病是先前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單位承擔。
(3)職業病病人變動工作單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變。用人單位發生分立、合并、解散、破產等情形的,應當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妥善安置職業病病人。
(4)職工被確診患有職業病后,其所在單位應根據職業病診斷機構(診斷組)的意見,安排其醫治或療養。在醫療或療養后被確認不宜繼續從事原有害作業或工作的,應在確認之日起的兩個月內將其調離原工作崗位,另行安排工作;對于因工作需要暫不能調離的生產、工作的技術骨干,調離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半年。除非勞動合同期滿或勞動者提出,一般不得解除或終止職業病人的勞動合同,應妥善安置職業病人。一到四級絕對不能解除,五到十級解除合同的情形有,一是勞動合同期滿,二是勞動者自行提出,三是嚴重違反企業相關制度或犯罪等情形。
(5)用人單位對接觸職業危害作業的職工,在終止、解除勞動關系時或者辦理退休、退職手續前,應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告知職工。被確診患有職業病的,應辦理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待遇核定手續,并按本辦法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離休、退休和退職后被確診為職業病的,可以按規定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疑似職業病職工,在診斷、醫療觀察期間的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如果勞動者在平時長時間進行的同樣的工作或者平時的工作量非常之大也非常容易得職業病了,而在勞動法的規定中只要是職業病就應該得到相應的賠償待遇的,但是職業病不同于工傷是比較難治愈的,此種情況的待遇主要是單位給予員工必要的津貼以及其他經濟賠償。
職業病鑒定費用由誰支付
職業病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合同何時生效
2021-02-10訴前財產保全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6合同法關于合同變更的解析
2021-02-11買賣合同是否可以對抗贈與合同
2021-03-06代寫遺囑有什么規定
2021-02-25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房屋合同簽好可以換嗎
2020-12-29行政訴訟不配合法院執行財產會不會坐牢
2021-03-21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小學生在公立學校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小區公有用地的所有權歸誰
2021-02-14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為什么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0-12-30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索賠發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保險公司追償沒財產執行怎么辦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