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解讀"中國式離婚七大法律誤區
一、只要抓住對方有婚外情的證據,就可以在離婚時候多分夫妻共同財產;
不少婚姻糾紛中的當事人(尤其是女性)總是強烈渴望抓住對方有婚外情的證據,甚至不惜動用大量人力物業,包括聘請私家偵探。發現當事人基于兩個目的:一是為了查明真相,在親戚朋友中討個說法,離婚也得離個明明白白;另一個目的則是寄希望于抓住對方的婚外情證據,以獲得離婚時候多分財產,讓對方搞婚外情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第一個目的是道德的范疇,在此不作評述。但第二個目的,恐怕婚姻法會讓你失望。為什么呢?
1、通常我把婚外情的證據,分為三大類:
第一種是一般婚外情相關證據。包括一般的婚外性行為、婚外戀;
第二種是《婚姻法》說的“有配偶者與其它異性同居”的婚外情證據。
第三類最為嚴重,是涉及到重婚罪的婚外情證據。
2、我國現行法律認為,婚外情的過錯,與離婚時候的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并無必然的聯系。就是說,即使取得對方婚外情證據,對于離婚財產分割的影響也不大。
3、通常情形下,夫妻離婚時候,法院進行財產分割的總原則是按照均等分割原則、按照照顧婦女兒童的原則,照顧無過錯方和生活困難的一方的原則。如果取得對方婚外情證據,也只能是作為法官酌情考慮的一點,但是并不必然對夫妻財產分割產生重大影響。這是必須要明確的。
4、有很多當事人不顧一切,甚至付出巨大代價去取得對方婚外情證據,以期待在離婚時候可以多分到夫妻共同財產,其實是陷入了一個誤區。那么取得婚外情的證據是不是一點用也沒有呢?并不是。如果是前面所說的第二類、第三類婚外情,那么法院可基于此判決離婚,并且無過錯方有權力據此要求對方給付離婚的精神損害賠償。
二、雖然婚前他很有錢,但是只要我們結婚超過八年,所有的財產都是我們倆的了:
有這種誤解的人,是因為在他的腦海里,還停留著我國2001年修正之前的《婚姻法》內容。
在《婚姻法》修正之前,有關司法解釋規定,對于雙方結婚前各自擁有的貴重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在結婚8年之后就可以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這意味著個人財產可以因結婚而變成共同所有。但自從20001年婚姻法修正以后,對于婚前財產和婚姻財產之間的轉化,有了重大的調整。按照現行婚姻法原則,如果是一方的婚前個人財產,不論結婚多少年,婚前個人財產都是個人財產。同樣的,結婚后所得的財產,只要是婚姻關系存期期間的財產,原則上都算是夫妻共同財產。所以,不管結婚時候配偶間各自財產狀況如何,也不論結婚多久,所有的婚前個人財產仍然是各自的婚前財產。有些帶有功利性色彩的婚姻恐怕失去了溫床。
如果要改變這種現狀,只有通過夫妻財產約定,或者婚前財產約定,來改變法定的婚姻財產制度。
三、只要簽署了離婚協議書,誰也別想反悔
不少夫妻在鬧矛盾時候,總是費盡心思簽訂離婚協議書。認為只要簽訂了離婚協議書,對方對離婚就不能反悔,對于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方面更不能反悔。
其實不然。
1、要明確離婚協議生效時間:離婚協議書是在雙方辦理了離婚手續之后才生效。不管是通過民政部門離婚還是法院離婚。
2、如果是已經簽訂好的離婚協議,在沒有辦理離婚手續之前,一方反悔的,就不發生效力。任何一方都有權利對于財產分割,對于子女撫養進行反悔。法院審判時候,也不會根據離婚協議書的內容來確定判決書內容,也可能判決離婚,或者不準離婚。
3、已經簽署的離婚協議書,對于證明夫妻之間的感情破裂,現有財產狀況,是可以作為證據來使用的。
4、對于已經離婚的,法律還給與他再次尋求救濟的機會。我國婚姻法允許當事人在離婚后一年內提出訴訟請求,要求人民法院撤銷離婚。這種情形的前提是簽訂離婚協議時候,一方存在欺詐或者脅迫行為。如果是這樣的話,受害者可以提出撤銷離婚協議書,重新分割財產。
四、如果我有他婚外情的證據,就可以在離婚時候得到經濟賠償;
取得婚外情的證據,并不一定代表就會在離婚時候獲得經濟賠償。
1、我們首先要明確婚外情的過錯,是如何分類的。我們分為道德上的婚外情過錯和法律上的婚外情過錯。按照不同嚴重程度區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是一般婚外情:包括嫖*,婚外戀情,婚外性行為。
第二類: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行為。是指已經有配偶的一方,與其他異性存在著長期的同居共同生活的事實。
第三類:是重婚罪。
2、不同的婚外情,在法律上所能得到的救濟和保護是不一樣的。對于剛才提到的第一類,在經濟上不能得到賠償,更多的是依*道德調整,依*社會輿論進行監督和懲罰。對于后兩種,如果有證據,是可以在離婚時候得到經濟上的賠償的。但是要求無過錯方在離婚案件過程中,主動提出要求的。
3、這種提出賠償要求的權利,不僅僅在提出離婚時候可以提出,即使在離婚之后,無過錯方在事后知道對方有過錯的,可以在離婚后一年內,向人民法院單獨提出損害賠償。
五、只要分居兩年以上,法院一定會判決離婚;
持這種看法的當事人,是因為他自己查閱了婚姻法。對法律理解不全面造成。
1、我國婚姻法律,在法院是否判決離婚以及確認是否夫妻感情破裂,是有這一條因為感情不和分居兩年的規定。
2、律師的解釋是:這種分居是法定分居概念。是有要求的。首先要求是事實分居,是客觀存在的分居。其次一定是因為感情不和的分居,不是因為一方因為工作調動,出差就學、子女上學導致的分居。
3、這種分居要求具有持續性。如果分居期間雙方又居住在一起后來又分開的,那么分居不能成為持續性的兩年。
4、夫妻分居兩年并不必然成為離婚的理由。法官是否判決離婚,還要結合其他情況,來綜合判定夫妻之間感情是否破裂。
有的人以為故意制造兩年分居的事實,提出離婚要求法院一定會支持,這也未必,是當事人的一種誤解。
六、房子是我們一起出錢買的,不管寫誰名字,都應該是共同財產;
不少當事人認為:既然我們都出錢買了房子,而且我們也結婚了。那么不管寫誰的名字,我們兩個人都有份。其實不然。
1、首先要明確:房子購買的出資,和房產是誰的財產,并不是必然聯系的。有的夫妻兩個人出資,房產卻寫著第三者名字。比如有的夫妻用第三人名字購買房子。
2、通常我國法律認為,房屋屬于誰的財產,要看房屋產權證上名字是誰,房子就是誰的。并不考察房屋出資情況。
3、有兩種情況出現:
第一種是:如果是婚前所購買的房子。雖然是雙方共同出資,但是以一方名字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法律上就認定是名義購買方一方的婚前財產,另外一方的出資是房產擁有方對于他的債務。
第二種情況是:如果是在婚后所購買的房子,不管買房子的錢是誰出的錢,不管產權證是誰的名字,都認定為是夫妻共有財產。
4、明確這一點,就不會在婚姻財產權益處理時候,發生重大誤解。不少婚姻當中的弱勢群體,基于對對方的信任和喜愛,在買房子時候沒有考慮到這點。當締結婚姻后,夫妻雙方產生矛盾時候,才突然發現自己在財產上發生了重大損失。
七、我是母親,年齡小的孩子法院一定會判給我。
作為母親,對于孩子的感情,一定都能夠得到大家理解的。但是,并不是母親堅持要求撫養孩子,孩子就一定會跟隨母親撫養。
1、法院在判決孩子撫養權時候的總原則是:兩歲以下孩子,原則上跟隨母親生活。兩歲以上的孩子,就不一定了。
2、法院在判決孩子給誰撫養的綜合原則是:究竟哪一方撫養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生活和成長。
3、法院通常會考慮以下情形。比如:父母雙方誰有更穩定的經濟收入來源,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教育條件,第二,考慮孩子過去生活中是誰在照料孩子,孩子和誰的感情更深。第三,考慮一方有沒有節育可能,或者再育可能。有沒有再婚的可能,考慮母親的年齡。第四,一方有沒有不良惡性,比如賭博酗酒吸毒。如果是10歲以上孩子,還會征求孩子個人意見。
所以,法官會綜合各種情形做出判決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簽幾天后可以拿到購房合同
2021-02-15商品房拆扦是一賠二嗎
2021-01-17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1-28商賬追收機構的工作范圍是什么
2021-02-17股票質押就是股權質押嗎
2021-02-23婚姻關系如何順利解除
2020-11-12合同撤銷權的行使
2021-01-20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不批準年假強休算曠工嗎
2020-12-12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