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精神損害離因之精神損害離婚之精神損害
千百年來,婚姻的基礎都建筑在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之上,只是到了上世紀愛情才成了婚姻的基礎。但婚姻中情感因素的加入以及過于浪漫的情感追求,反而增加了婚姻中的不穩定因素;另外,經濟的發展和工業化、城市化的興起,使人們生活的環境發生變動的可能性增加,人們的觀念、欲望和追求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根據李*河在北京市作過的一個隨機抽樣調查,有過婚外性行為的人的比例相當高,而人們對婚外性行為的態度是非常嚴厲的。[1]因此,近年來我國的離婚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離婚理由也越來越多樣化,酗酒、遺棄、缺乏感情、性生活不和諧、彼此厭倦及一系列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差異都可以成為離婚理由。西方有學者根據不同的離婚理由和離婚目的將離婚區分為良性離婚和非良性離婚,[2]但無論是良性離婚還是非良性離婚,只要給相對方造成損害,我們就應當考慮從制度上給予救濟。尤其在非良性離婚的情況下,在婚姻關系是由于一方的重大過錯甚至是違法行為而導致破裂的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往往忍受巨大痛苦、身心受到嚴重摧殘,從而,離婚中的精神損害賠償就成為隨之而來的一個突出問題。但我國《婚姻法》卻未對離婚訴訟中的損害賠償作出規定,《民法通則》及司法解釋中也無相應的規定,精神損害賠償則更無從尋求救濟。雖我國法學界有學者曾提及我國應建立離婚損害賠償制度問題,但對離婚的精神損害賠償進行專門研究的論文尚不多見,因此,在我國新的婚姻家庭法已形成專家稿草案、制定民法典已被提上日程、確立精神損害賠償的呼聲越來越高之際,筆者不揣淺陋,試就此問題撰文研究,希望能有一定實際意義。
一、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研究
早在羅馬法發展的法典編纂時期,就出現了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萌芽。我國學者認為,所謂凌辱(injuria),涵義很廣,不僅是對個人的自由、名譽身份和人格等加以侮辱就構成,舉凡傷害凌辱個人的精神和身體的行為,都包括在內。后來裁判官允許被害人提起“損害之訴”,自定賠償數額。到帝政時代,損害賠償的請求額,完全由裁判官視損害的性質、受害的部位、加害的情節及被害人的身份等斟酌定之。[3]
近代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形成,是沿著兩條并行的路線發展的。一條路線是沿襲羅馬法的侵辱估價之訴的做法,建立對民事主體精神性人格權的民法保護;另一條路線是對物質性人格權的民法保護。在羅馬法以后,開始出現賠償因侵害身體、健康、生命權非財產損失的方法,即人身損害的撫慰金制度。[4]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罪的刑罰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5重婚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如何舉證,離婚能否得到賠償
2021-03-18農村非婚生子罰款多少錢
2020-12-04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設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反家暴法規定:哪些行為算家暴
2020-12-10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
2021-03-16一房多賣構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離婚訴訟中,以夫妻一方為被保險人的人壽保險應如何分割
2021-01-21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什么是出口保險理賠
2020-12-30農村集體林地可以承包給個人嗎
2020-11-24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1-03-01招,拍,掛有什么優點
2021-03-02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明細是否能公開
2020-12-11拆遷法院起訴程序是什么
2020-12-11房屋拆遷補償的方法和標準是什么
2020-12-21農村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