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范圍包括哪些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二、監護人是怎樣設定的
(一)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對未成年人設立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設立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們的監護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又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其他親屬和朋友作為監護人。
3、若無上述法定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精神病人的監護人
對精神病人設立的監護人。從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的角度來看,精神病人可分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但法律規定的擔任監護人的順序是相同的。擔任監護人的順序是:
1、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2、其他近親屬;
3、關系密切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并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其他親屬和朋友。
4、若無上述法定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繼承人債務如何確定
2020-12-24孕婦可以去監獄探監嗎
2021-02-01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怎樣才能要回購房的定金
2020-12-02如何分割夫妻財產
2020-11-27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聘用合同續簽日期可以提前簽嗎
2021-02-04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保險原則包含哪些
2021-03-03農村開荒地有年限規定嗎
2021-03-04承包的林地可以建房嗎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