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由于某種原因不能夠擔任監護人,父母可以把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行使,但在法律性質上父母仍是法定監護人,在委托監護的情況下因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如果受托人確有過錯的,由受托人和監護人一起承擔連帶責任。如果監護人與受托人之間有協議的,從其協議,但是協議的內容不能對抗被侵害的權利人。被侵害的權利人仍然可以要求監護人承擔責任,監護人承擔責任后可以基于其跟受托人之間的合同約定,把責任轉由受托人承擔。
父母離婚的情況下,父母仍然都是孩子的監護人。夫妻離婚后,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無權取消對方對該子女的監護權;但是,未與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對該子女有犯罪行為、虐待行為或者對該子女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取消的除外。因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如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律規定由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只有在其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確有困難的情況下,才由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與其共同承擔民事責任。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3)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一要自己愿意,二要單位同意)(4)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注意:第一,在這種情況下,第(1)(2)中的人員擔任監護人是其法定義務;第二,第一順序的優先于第二順序的,同一順序的平等,通過指定監護人的方式確定;第三,第二順序中只包括兄、姐,而不包括弟、妹。
指定監護
指定監護是指有法定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由監護權力機關指定的監護。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先有單位來指定,對單位指定不服的,才能夠訴至法院。也就是說單位的指定是法院的裁決的前置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動產糾紛管轄范圍
2021-01-11精裝修樣品房是否屬于合同要約
2021-03-21合同法中借貸法律關系相關法條匯總
2021-02-19搬運視頻侵權嗎
2020-11-07交通事故肇事者應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12石城縣縣城規劃區集體土地征地拆遷安置辦法
2021-03-17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胎兒親子鑒定的方法及效力是什么
2021-03-26政府出讓土地要交印花稅嗎
2021-01-09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交通事故單位如何賠償
2021-01-25勞動仲裁輸了怎么賠償
2021-01-04單方面辭職勞動合同書是否可以違約
2021-03-25小貨駕駛證實習期能扣分嗎
2021-01-21勞務外包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05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買保險花多少錢比較合適?
2020-12-25農村土地轉包糾紛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及相關的法律適用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