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發生了交通事故之后,如果當事人雙方對于賠償和責任認定等等這一些方面的問題處理上面存在著糾紛的話,比較常見的解決方法就是向法院進行起訴,在法院在受理了這一起交通事故案件之后就會對于這案件進行開庭審理,當事人雙方都要參加開庭審理。那么一般來說,法院在處理交通事故會開庭幾次呢?
類似于交通事故這一類型的民事訴訟,沒法院并沒有規定具體的要開庭幾次,一般來說開庭一兩次雙方就可以協調進行解決或法院進行判決。
那么在交通事故發生之后,法院開庭相關的當事人可以不去嗎?
如果開車的司機是這起交通事故的當事人,應該是要到庭的,如果這個司機有緊急的事情無法到庭的,也可以自行委托代理人到庭參與這起交通事故的訴訟。在當事人自己沒有到庭,也沒有任何代理人代他出席的的情況下,法院可以進行相關的缺席判決。在這個判決書被宣布生效了之后,如果應該進行賠付的當事人沒有按照相關的判決數額進行支付,那么被賠付那一方的當事人可以去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判決。下面是開庭的一個審理程序。
1、在開庭的三天之前通知需要參與訴訟的雙方當事人。
2、在開庭審理之前核對這一次訟訴的參與人,宣布相關的法庭紀律,告知雙方當事人他們所具有的相關的訟訴權利與義務,詢問雙方當事人是否要提出回避申請。
3、法庭調查
(1)當事人陳述自己起訴的請求和起訴理由。
(2)相關的當事人出示證據
(3)宣讀關于這次事故的鑒定結論
(4)宣讀交通事故現場的勘驗筆錄。
(5)當事人雙方可以在法庭上面展示出自己所用有的所有證據。
(6)質證雙方當事人就相關的賠償爭議以及雙方所得供的證據應該是可以互相質證的。
4、法庭辯論
首先是原告進行發言,被告進行答辯,然后第三人開始發言及答辯,之后就是互相答辯。
5、在法庭雙方的辯論終結了之后,雙方當事人對于相關的爭議內容核實清楚了之后由法庭進行調查,在調查結束之后,應該依照我國的相關的法律法規作出判決。
6、法庭對于當事人雙方的爭議可以調解的應該盡可能的進行調解,無法進行調解的應該及時進行判決,按照正常的程序審判應該可以在從立案那天起到之后的6個月時間里面審結。如果這案件存在著特殊情況,需要進行延長的,應該在本院的院長批準了之后,往后延長6個月;如果還在進行需要延長的,需要上報給上一級的人民法院進行批準。
根據上面所說的,一般來說交通事故哦的訴訟案件,一審或者是二審就可以完成判決或者是完成調解。在開庭審理的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的當事人最好是可以自己出庭,以便于可以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交通事故請律師的好處有哪些
交通事故訴訟審理時限是多久?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0-12-14行政案件回避的適用是怎樣的
2021-03-17公司股權轉讓掛牌多長時間
2020-12-16互聯網金融中的法律視角
2021-03-20企業融資渠道的有哪幾種選擇
2021-03-18轉載他人的文章是侵權嗎
2020-11-27已經注冊的禁止地名有效嗎
2020-12-31個人反擔保保證函
2021-03-21酒駕輕微事故車子要扣多久
2021-03-14什么是應付票據貼現
2021-02-01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收養協議是否適用合同法
2021-03-12當事人能否當庭變更訴訟請求
2020-12-14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競業禁止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8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