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申請與受理
第二十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從事特定活動,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申請。申請書需要采用格式文本的,行政機關應當向申請人提供行政許可申請書格式文本。申請書格式文本中不得包含與申請行政許可事項沒有直接關系的內容。
申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提出行政許可申請。但是,依法應當由申請人到行政機關辦公場所提出行政許可申請的除外。
行政許可申請可以通過信函、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方式提出。
第三十條 行政機關應當將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有關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錄和申請書示范文本等在辦公場所公示。
申請人要求行政機關對公示內容予以說明、解釋的,行政機關應當說明、解釋,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
第三十一條 申請人申請行政許可,應當如實向行政機關提交有關材料和反映真實情況,并對其申請材料實質內容的真實性負責。行政機關不得要求申請人提交與其申請的行政許可事項無關的技術資料和其他材料。
第三十二條 行政機關對申請人提出的行政許可申請,應當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處理:
1.申請事項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即時告知申請人不受理;
2.申請事項依法不屬于本行政機關職權范圍的,應當即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
3.申請材料存在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的,應當允許申請人當場更正;
4.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或者在五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
5.申請事項屬于本行政機關職權范圍,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請人按照本行政機關的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應當受理行政許可申請。
行政機關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許可申請,應當出具加蓋本行政機關專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書面憑證。
第三十三條 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和完善有關制度,推行電子政務,在行政機關的網站上公布行政許可事項,方便申請人采取數據電文等方式提出行政許可申請;應當與其他行政機關共享有關行政許可信息,提高辦事效率。
在行政許可方面,推行電子政務,對于實現行政許可中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便民原則,提高行政機關的行政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行政公開的目的在于增加行政的透明度,加強公眾對行政的監督,防止行政腐敗,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行政公開是現代社會行政活動所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具有重要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胎死腹中的醫療糾紛如何賠償
2021-02-02行政強制執行中終轉化多長時間
2021-02-18職務發明的申請權是單位嗎
2020-12-19事后保證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1-03-16公章能代替合同章嗎
2020-11-19監護人要負刑事責任嗎
2020-12-04治安拘留可以去探望嗎
2020-12-06合同生效前要約可不可以撤回
2020-12-17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國家對標準工作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保險利益原則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