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泄露公民隱私立案標準是什么?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可以知道,泄露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立案標準主要是要求情節達到嚴重的標準,此時:
1、“情節嚴重”的標準為只要是有人私自獲取、出售或者提供有關公民個人的一些有關行蹤或者個人其他身份信息的事情超過五千次,并且通過這些非法的來的錢財超過五千元以上,就達到了這個標準。
2、“情節特別嚴重”,這是在上一階段更加嚴重的標準,主要是通過非法獲取他人隱私信息,并通過一些出售或者有不良目的的利用他人的個人身份信息,包括一些通信信息,健康問題和其他等換取錢財超過五萬次,或者違法所得錢財達到五萬元,就已經達到了特別嚴重的標準。
3、要是再上述第二條的行為標準上給其他人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又或者造成了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的,就要在“情節特別嚴重”的基礎上受到更加嚴厲的處罰。
二、信息類別包括什么?
個人信息主要包括以下類別:
1. 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Email地址及家庭住址等在內的個人基本信息,有時甚至會包括婚姻、信仰、職業、工作單位、收入、病歷、生育等相對隱私的個人基本信息。
2. 設備信息。主要是指所使用的各種計算機終端設備(包括移動和固定終端)的基本信息,如位置信息、Wifi列表信息、Mac地址、CPU信息、內存信息、SD卡信息、操作系統版本等。
3. 賬戶信息。主要包括網銀帳號、第三方支付帳號,社交帳號和重要郵箱帳號等。
4. 隱私信息。主要包括通訊錄信息、通話記錄、短信記錄、IM應用軟件聊天記錄、個人視頻、照片等。
5. 社會關系信息。這主要包括好友關系、家庭成員信息、工作單位信息等。
6. 網絡行為信息。主要是指上網行為記錄,在網絡上的各種活動行為,如上網時間、上網地點、輸入記錄、聊天交友、網站訪問行為、網絡游戲行為、賬號注冊行為等個人信息。
所有的公民的個人信息也是包括了身份信息、財產信息、通訊信息以及交易信息等方面,公民所有的個人信息都是會受到相應的保護,任何人都是不可以隨意竊取并以此進行獲利的,當不法分子私自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的一些隱私信息也是屬于違法行為的。
哪些行為會侵犯他人隱私權
侵犯隱私權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隱私權相關法律法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房屋贈與無協議書有效嗎
2021-02-23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效力如何,有強制力嗎
2020-12-29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如何確定
2021-02-24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
2020-12-22保險合同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6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產險投保指南
2021-01-22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的三換模式是指什么
2020-12-31土地出讓費應該誰出
2020-11-22山林土地入股合同范文內容是什么
2021-01-24土地流轉補償協議是怎樣的
2020-12-02房產公司拆遷補償能否抵減收入
2021-01-31征地拆遷中,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是由誰制定的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