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機關立案程序規定是什么?
公安局立案程序:
1、接受
對立案材料的接受,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人員或材料的接待和收留的活動。
2、審查
對立案材料的審查,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已經接受的材料進行核對、調查的活動。其任務是正確認定有無犯罪事實的發生,應否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為正確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決定打下基礎。
3、處理
公安司法機關對立案材料進行審查和必要的調查后,應分別不同情況予以處理。
總而言之:
第一,必須先有人報案(當事人,或者旁人)
第二,只有刑事案件予以立案偵查,民事糾紛,治安案件一般都只是留個案底。
第三,不予收費,公安機關處理事情是不收費的。
第四,當案件偵查,審理完畢,或者案件不需要繼續偵查審理等其他情況,公安機關將予以撤銷立案。
二、立案的條件有哪些?
(一)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并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
(二)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通過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2、犯罪己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我國刑法對追訴時效作了明確的規定,在立案過程中理應遵守執行。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特赦是國家對某些犯罪或者特定的犯罪人免除刑罰的一部或全部的措施。已經赦免得罪行,不應立案追究。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屬于刑事自訴案件,被害人依法享有決定是否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的自主權。
5、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刑事責任的承擔者已不存在,再追究死者的刑事責任已沒有意義,故不予立案。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如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所造成的危害結果不負刑事責任。
以上情形只要屬于其中之一者,就應當決定不立案。已經立案追究的,在偵查階段應撤銷案件;在起訴階段應不起訴;在審判階段應終止案件或者宣告無罪;在執行階段應按審判監督程序依法重新審理。
公安機關立案的前提條件是得先有受害者到公安機關去報案,而且要對立案材料進行審查。當然,對于一些重大惡性刑事案件,例如公訴案件,在沒有人報案的情況下公安部門如果發現了的話,也會經過審查以后當即立案調查的,如果公安部門不予立案,也應該告知不立案的原因。
檢察院立案偵查期限是多久
恐嚇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誣告陷害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根本違約解除合同的損害賠償如何確定
2021-02-18著作權法中的延伸性集體管理是否合理
2021-02-28政府單位非法招工如何處罰
2021-01-02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異地買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23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2-02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兒童車禍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04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保險公司定損太低,該怎么辦
2020-12-06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要不要賠
2021-01-10隱名被保險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