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身亡會賠被撫養人多少錢
以前對被扶養人生活費,賠償標準是生活困難補助標準或者基本生活費標準,前者每月就是幾十元,后者實際上是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也不過每月二三百元。《人身損害賠償解釋》則規定以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也體現賠償與損害的一致。同時,《人身損害賠償解釋》規定被扶養人是未成年人的計算至18周歲,60周歲以上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1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這也有別于就辦法規定的“未成年人計算至16周歲,50周歲以下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50周歲以上的按照5年計算。”
具體計算公式:
1、被扶養人生活費(未成年人)=傷殘等級(1級的按100%計算,II級的減少10%,其他依此類推,死亡的按100%計算)X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X(18歲—年齡);
2、被扶養人生活費(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傷殘等級(1級的按100%計算,II級的減少10%,其他依此類推,死亡的按100%計算)x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x20年;
3、被扶養人生活費(60周歲以上)=傷殘等級(1級的按100%計算,II級的減少10%,其他依此類推,死亡的按100%計算)x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X(20年—增加歲數);
4、被扶養人生活費(75周歲以上)二傷殘等級(1級的按100%計算,II級的減少10%,其他依此類推,死亡的按100%計算)X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X5年。
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標準
1、死亡賠償金的性質的確定《人身損害賠償解釋》放棄了法釋[2001]7號《精神損害賠償解釋》對死亡賠償采取“撫養喪失說”進行解釋的立場,而是以“繼承喪失說”解釋我國有關法律規定中的死亡賠償制度。按照這一新的立場,死亡賠償金的內容是對收人損失的賠償,其性質是財產損害賠償,而不是精神損害賠償。
2、死亡賠償金的具體計算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純收人標準,按20年計算。但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
具體計算公式為:
(1)死亡賠償金(60周歲以下人員)=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純收人X20年;
(2)死亡賠償金(60周歲以上人員)=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純收入X(20年—增加歲數);(3)死亡賠償金(75周歲以上人員)=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純收人X5年。
3、死亡賠償金特殊情況
對于在同一起事故中死亡的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侵權責任法》第十七條規定,“因同一侵權行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
交通事故賠償所需資料
發生交通事故理賠糾紛時,索要交通事故賠償立案需準備以下資料:
1、證明原、被告主體資格的證據
(1)原告為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資料,如身份證、戶口簿等。
(2)原告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主體登記資料,如工商營業執照副本或工商登記機關出具的工商登記清單、社團法人登記證等。
(3)原告在訴爭的法律事實發生后曾有名稱變更的,應提交變更登記資料。
(4)當事人為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中死者家屬的,應提交死者第一順序繼承人的證明及繼承人基本情況的證明。
(5)提交肇事車輛的所有人、實際支配人、駕駛人的證明及相關關系的證明。
(6)提供受損車輛的所有人、實際支配人、駕駛人的證明及互相關系的證明。
2、交通事故證明具有訴訟及代理資格的證據
(1)原告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或負責人證明書(加蓋公章)。
(2)原告委托他人代為訴訟的,應提交由委托人簽名或蓋章的授權委托書,委托書應寫明委托事項、權限、期限及聯系電話,并提交代理人身份證明復印件,代理人為執業律師的,應提交執業證復印件。
(3)原告為香港居民或涉臺、澳及其他地區、國家的當事人委托國內執業律師代為訴訟的,應按照司法部的規定經司法部委托的香港律師辦理公證委托手續。
3、證明雙方當事人發生交通事故及其他證明訴訟請求的證據
(1)交通肇事損害賠償訴訟應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處理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書、交通事故賠償調解書或調解終結事故等證明材料
(3)人身受損的,提交醫院出具的疾病證明書、出院證明書、轉院證明書。醫療費發票、傷者誤工工資證明、護理人員的工資證明、殘疾用具價格證明、供養人的基本情況證明、交通費住宿費發票等。
(4)財務受損的,提交財務損失評估報告,維修發票。
(5)提供訴訟請求中具體請求金額的計算方法和清單。
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生交通意外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出現一些糾紛行為,要按照相應的流程進行一些處理,這樣更為安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間接損失賠不賠
2021-02-24擅自開征稅收怎么處理
2021-02-07勞動法辭退如何賠償
2021-03-16假合同章的合同生效嗎
2020-11-13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公交車司機是否應系安全帶
2021-03-11監護人無法履行責任的條件怎么認定
2021-01-14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
2021-01-16采購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03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離職就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4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保險合同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3-13在哪些情況下保險責任可以免除
2021-01-22鞭炮炸花車,保險怎么賠
2020-12-25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2021-03-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
2020-12-28城市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維權
2021-01-19統一進行危房改造,有補助嗎,在哪里查看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