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民訴中證人不作證可以嗎?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一)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的。
證人是否必須出庭作證需要在具體的案件中由法官根據證人的具體情況決定。
二、民事訴訟中證人出庭作證存在的問題。
證人出庭作證率低,是我國法院系統民事訴訟中普遍存在的、也是多年來一直未能有效解決的問題。證人不出庭作證的原因很復雜,如證人不能受到較好的司法保護、證人出庭作證的費用及損失得不到合理及時的補償、證人拒絕出庭作證時法律上沒有強制性的措施等等。勿須諱言,司法程序上的問題,通過司法手段解決是最有效的。刑事訴訟中,證人作證是對國家承擔的一種義務,因為犯罪不僅僅被看作是對個人權利的侵害,而且還涉及對社會關系的侵害,國家要維護這種社會關系,這種社會關系也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休戚相關。因此,每個知道刑事案件情況的人都有出庭作證的義務(依法享有作證豁免權的除外),這是公民對國家的一種義務,國家有權使用強制手段迫使證人出庭作證。但是,民事訴訟是解決平等主體之間人身、財產糾紛的,即解決的是當事人之間的“私權”問題。那么,在民事訴訟中證人出庭作證是一種權利還是一種義務?如果是義務,那么是對誰的義務?這是我們首先要在司法理論上明確的問題。
三、證人的隔離、退庭和對質規則。
證人的隔離即指證人在作證時或接受法官、當事人的詢問時,其他證人不得在場的制度,這是為了保證證人可信性的重要措施,是為了防止證人在作證之間聽到了其他證人的證言,而對自己的證言進行裁剪。
證人的退庭則是指所有證人不得旁聽法庭審理,僅在法庭傳喚作證時才出席法庭的制度,這也是為了保證證人可信性的措施。如讓證人參加了庭審,則會讓人考慮自己作證時對某方當事人的利弊,而影響其證言的可信性,也會喪失對證言可信性進一步考慮的機會。
以往司法實踐中法院是這么做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作了明確的規定,使我們行之有法可依,以后我們一定要切實貫徹執行。《規定》還規定了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時,可以讓證人進行相互對質,目的是通過對質進一步暴露矛盾并解決該矛盾,從而幫助裁判者就對質陳述的真實性和證言的證明力做出準確的判斷。
當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也是會需要相關的材料以及案件的人證和物證,那么在收集相關的證據時也是需要按照實際情況來確定,如果在收集證據如果有任何偽造或者虛構的情形時,也是屬于嚴重的違法行為的,那么司法機關會對偽造以及虛假證據的當事人進行處罰。
書證與證人證言的區別是怎樣的
證人出庭作證支出的費用由誰承擔
哪些人不能作為民事訴訟證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交通事故賠償訴訟時效
2021-02-23先交首付再簽購房合同合理嗎
2020-12-13國有土地是否可以協議出讓
2020-12-06衛生局下行政處罰要多久
2020-12-18服刑人員在獄中被獄警欺辱怎樣維權
2020-12-07監護權轉移委托怎么進行公證
2021-02-05精神暴力包括哪些行為
2020-11-12遭遇家庭冷暴力怎么辦
2021-02-09民事發回重審幾次為限
2021-01-15南京辦理勞動關系轉移的備案新政是怎樣的
2021-02-09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2-24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保險業內涉及非法集資的應該怎樣處理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