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婚后,通常會產生子女與父母一方相分離,由父母另一方直接撫養的問題。夫妻離婚雖然不能消除父母子女間的關系,但是撫養子女的方式會發生變化,由共同直接撫養變為一方單獨直接撫養。父母離婚后的子女撫養歸屬問題,不僅關系子女的切身利益和健康成長,還影響到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因此正確處理子女撫養問題關系重大。
(一)離婚后子女撫養歸屬的確定標準
《婚姻法》第36條第2、3款規定:“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1993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以下簡稱《子女撫養意見》)中對離婚后子女撫養問題作了具體規定。根據這些有關規定,父母離婚時,子女的撫養歸屬問題區分以下情況分別處理:
1.哺乳期內的子女
雖然在實際生活中嬰兒哺乳期因人而異,由于《子女撫養意見》規定“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司法實踐中通常將“哺乳期內的子女”理解為兩周歲以下的嬰幼兒。父母離婚時,哺乳期內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但是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隨父方生活:
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
母方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如母親的生活環境明顯對子女撫養不利;母親工作性質特殊,不便于撫養子女;或者母親違法犯罪,不利于撫養子女等。
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的子女隨父方生活,并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
2.哺乳期后的子女
即兩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對這個年齡段的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歸屬問題,如果父母雙方協商無效,則由人民法院綜合子女的權益、雙方的撫養能力、撫養條件等各方面因素作出判決。實踐中應當注意以下方面:
(1)絕對優先直接撫養條件
父母雙方均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父母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優先考慮: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期徒刑越獄后怎么判
2021-01-17股權轉讓法律意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3開支票日期怎么寫
2020-12-05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有哪些
2020-11-26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何為“自書遺囑”
2021-02-17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申請書
2021-03-14房屋遺產繼承公證費用怎么算
2021-02-27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1獲賠17萬 隨州國壽新簡身險理賠第一單
2021-02-02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我的汽車在外地出險怎么辦
2020-12-16區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
2021-03-13什么條件下可以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