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7年12月28日,周先生與黃女士在縣民政局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2008年11月9日,雙方生育了一女孩,取名周-洲?;楹笾芟壬c黃女士感情一般。2009年6月,周先生與黃女士因家庭瑣事發生爭吵。之后,兩人分居,小孩周-洲隨原告黃女士一起生活。2010年9月,黃女士以與周先生夫妻感情已經破裂,毫無和好的可能為由向法院起訴要求與周先生離婚,小孩周-洲歸自己撫養。周先生應訴答辯稱同意與黃女士離婚,但認為小孩周-洲應歸自己撫養。
【分歧】
對判決準許黃女士與周先生離婚和小孩周-洲歸黃女士撫養并無分歧,但對子女探望權應否與小孩撫養問題一并作出判決,存在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當事人沒有提出探望權的訴訟請求,法院就不應主動作出判決,否則違反民事訴訟“不告不理”的原則。
第二種意見認為:本案應在對小孩撫養問題作出處理的同時,對不直接撫養小孩的一方的探望權一并作出判決。
【評析】
一、探望權的概念
探望權,又稱見面交往權,是指夫妻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有義務協助非撫養一方行使探望的權利。2001年4月28日修改并頒布實施的《婚姻法》第一次把探望權寫了進去?!痘橐龇ā返谌藯l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離婚后,不與子女同居的父親或母親,既有權利又有義務看望子女,與子女交流,子女也有與不同居父母交往、溝通的渴望。事實上,探望權不僅是一種法定權利,更是一種義務。正如日本學者棚瀨孝雄所指出的:探望權不應是“權利的最小化”,它不僅是權利,還必然成為“權利之外的東西”。
二、不告不理原則與子女探望權適用
民法作為私法,因民事主體在民事法律關系中的平等性,法律充分體現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民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則,要求在民事訴訟活動中,人民法院要遵循“不告不理”原則。那么,如果離婚案件在處理小孩撫養問題的同時,判決不直接撫養一方享有探望權,是否和民訴法不告不理的原則相違背呢?離婚糾紛作為一種身份關系糾紛,往往涉及共同財產的分割、債權債務負擔等財產關系。主觀上離婚糾紛涉及了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的問題,客觀上離婚案件涉及了共同財產及債權債務的負擔等。因此,離婚訴訟是一種復合訴訟,子女撫養問題、財產分割以及損害賠償問題均是附隨于離婚訴訟的從訴,無論原告請求與否,只要被告在答辯中提到子女撫養問題、財產分割以及損害賠償等相關問題,人民法院都應當進行全面審理。當事人向法院起訴離婚,是否判決離婚,案件宣判之前,原、被告根本無從得知。如果被告不同意離婚或被告雖同意離婚,但如果小孩撫養問題兩人意見相左,兩人可能都不會談到小孩的探望權問題,更不用說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商了。審判實踐中,原告向法院起訴離婚,被告的答辯大致存在以下幾種情形:
(一)不同意離婚;
(二)同意離婚,小孩撫養和其他問題存在爭議;
(三)同意離婚,小孩撫養和其他問題亦無爭議;
(四)同意離婚,小孩的撫養無爭議,其他問題存在異議。情形(三)、(四)可以通過調解或判決形式作出,子女探望權的處理可以遵循民訴法“不告不理”原則。當事人如果就探望權發生爭議,可依照《婚姻法解釋一》第二十四規定另行提起訴訟;
而對情形(一)、(二)而言,法院是否判決當事人離婚或如何處理小孩撫養等問題,案件宣判之前,原、被告根本無從得知。原、被告在小孩撫養存在爭議的前提下不會談及小孩的探望權問題,更不用說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等諸多問題。因為談及探望權必然要雙方當事人對小孩撫養問題沒有爭議為前提。所以可以認為,小孩撫養問題與不直接撫養一方的探視權是主從關系。法院判決一方撫養小孩,必然而然地要涉及小孩探望權問題。本案即屬于情形(二)。
三、子女探望權在本案中適用是能動司法的體現
司法能動性是指法官在司法過程中秉承一定的法律價值,遵循一定的法律規則,并充分運用司法經驗,創造性地適用法律,從而理性地對案件的事實問題和法律問題作出判斷。司法工作有其自身的內在規律。被動性、中立性是司法的一般特性。王*俊院長強調,“要調整理念,增強能動司法的自覺性。過去人們常常把被動性視為司法自身的規律,這從“不告不理”和每一個具體個案中來看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從我國司法制度的本質屬性和現實國情來看,能動司法更加符合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鼻樾?一)、(二)判決小孩的探望權不會損害直接撫養人的權利,更多地是對探望權這種法定權利的昭示,也是能動司法的在判決中體現。判決主文則可以根據子女的年齡大小、與父(或母)居住距離的遠近、三方(父母和子女)的身體狀況等因素對探望方式和次數進行判定。在離婚訴訟處理小孩撫養問題的同時,一并對不直接撫養小孩的一方判決探望權,既可以大大減輕當事人的訴累,也可以節約司法資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停車場車被扎破管理人有責任嗎
2020-12-29職工病退要求是什么
2020-12-30中外合資銀行的最低限額注冊資本是多少
2020-11-09房屋租賃是物權處分嗎
2020-11-25“住改非”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3-16交通事故應由誰管轄
2020-12-12什么是瀆職侵權罪
2021-02-14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集資房轉讓時應注意什么
2021-02-18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保險理賠后訴訟風險出現的原因是是什么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