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孕,對一些人來說既隱秘又無奈,多年以來關于"代孕究竟應不應該合法化"的問題一直是輿論熱點。而不可否認的是,代孕市場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隨著國家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沉寂一時的地下代孕市場又活躍起來,由此而引起的各種糾紛也浮出水面。近日,本報記者接到一個自稱從事代孕中介的求助電話。他在電話中訴說自己被深圳的一個客戶騙了:已經簽訂了委托代孕的三方(客戶、中介、代媽)協議并支付了定金,胚胎移植已經在今年1月份完成,目前已經成活并確認有8周的孕期,而且是雙胞胎。而客戶此時卻玩起了失蹤:拒絕付款,拒聽電話。而現在這對新生雙胞胎成了一塊"燙手山芋"。
家庭變故導致代孕協議終止
李*美做代孕行業差不多快10年了,現在是上海一代孕公司的負責人。去年5月份,他在互聯網上與深圳的羅先生結識。羅先生向他介紹說,他和妻子結婚8年沒有生育,夫妻兩人經過反復商量,決定通過代孕生育寶寶。經過多次現場考察和反復討論,8月份,雙方確定了正式的代孕方案,并簽訂了委托代孕三方協議,協議中特別說明如果條件允許就做雙胞胎,有關費用加倍。按照協議約定,羅先生支付了定金。經過取精、取卵、受精等過程,胚胎形成并暫時冷凍起來。此后由添一代孕方面協助物色代媽。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今年1月中旬,胚胎移植手術完成,兩個來自羅先生夫妻雙方血脈的胚胎在代孕媽媽的母體內順利著床發育。沒想到的是,兩周后,當李*美把醫院確認受孕的檢驗報告單正式發給羅先生后,羅先生并沒有預料中的欣喜和興奮,言語中反而屢屢流露出漫不經心,對履行協議的后續步驟開始支支吾吾起來。
前幾天,李*美再次聯系羅先生,希望他珍惜這個來自不易的寶寶,能夠繼續履行協議,否則他就要自掏腰包墊付代孕媽媽的補償費。沒想到對方卻非常不耐煩,說孩子他不想要了,由他們隨便處置。隨后就匆匆掛掉電話。此后任憑李*美再打過來,對方一直拒絕接聽。
按照李*美提供的電話號碼,記者聯系到了羅先生。知道記者的來意,羅先生也傾吐了一番苦衷:自己是一家公司的中層,收入不高工作壓力卻很大。眼下妻子突然查出重病,天天需要有人照顧。雙方老人年事已高且有多種慢性病,也沒有精力幫忙帶孩子,現在看來當初找添一代孕生育寶寶的決定考慮不太周全。"既然沒有能力讓兩個寶寶幸福,那還不如不讓他出生。"羅先生非常無奈的說。當然,除此以外,羅先生還有一個隱憂,眼下妻子的生命比較脆弱,治療疾病照顧起居已經壓力重重,根本無暇照顧寶寶。而且,將來家庭還有很多的未知數,這些都會給兩個寶寶的命運蒙上很大的陰影。
禁止代孕還需直面社會問題
寶寶還沒有出生,父親卻已經"反悔",孩子的權益誰來維護?律師表示,代孕是將受精卵子植入孕母子宮,由孕母替他人完成"十年懷胎一朝分娩"的過程。因為代孕時需要植入他人的受精卵子,精子和卵子在人體外結合,所以必須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
如果代孕出生的小孩有健康問題,或者代孕中途反悔,導致生下來的小孩沒人撫養怎么辦?
"如果三方都不要小孩,從代孕者和代孕需求者的先行行為來看他們都有撫養義務,他們都構成遺棄罪。"律師說。
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撫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根據我國頒布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等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規定,代孕在我國是明令禁止的違法行為,所以代孕不合法。同樣,在《合同法》的條文中也有關于公序良俗的規則,作為我國民事領域的一項原則,被認為是違反公序良俗的代孕合同應當屬于無效合同。因此,從法律上來說,作為中介的添一代孕和這兩個尚未出生的寶寶的權益自然也很難得到法律的保護。
但事實上,據2012年《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顯示,我國育齡人群中不孕不育率已經高達12.5%,尤其是北京、上海、廣東等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不孕不育的發病率甚至已經達到15%以上。受"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傳統觀念影響,這些不孕不育的人群中有相當一部分通過地下代孕實現了生育子女的愿望。
隨著十八屆五中全會確立"全面二孩"政策,許多家庭特別是超過孕齡的中老年夫婦興起生二胎的念頭,客觀上更是刺激了代孕市場繁榮。此外,許多失獨家庭也有求助代孕的需求。如果一味否認社會需求,放任市場自由發展,可能會適得其反,引發類似添一代孕和這對雙胞胎寶寶所遭遇的更多的社會問題。
還有一位相關人士表示,盡管新的《計生法》刪除了"禁止代孕"條款,但在中國這樣一個既重視傳統倫理又有巨大現實需求國家里,不論最終解決方案是什么,代孕都是一個必須要直面的重大社會問題,不容回避。面對高居不下的不孕不育率,代孕巨大的市場需求,即使在完全禁止代孕的國家,人們也可能通過私下的安排進行代孕,或是跨越國境到代孕合法的地方去代孕。所以,即使在制度上一禁了之,代孕仍然是一個問題。我們必須要考慮的是,如何對待代孕這個行為本身,以及更重要的,如何對待代孕生育的孩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變更需要本人到場嗎
2020-11-14暴力查封的行政強制措施能否提起行政復議
2021-01-04交通事故認定書制定期限是多久
2020-12-13農民工討薪有哪些途徑
2021-01-02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交通事故定殘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9遺產繼承公證能改嗎
2020-12-12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二手房中介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2021-01-24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勞動糾紛追討時間是多久
2021-03-10“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買了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1-28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0-11-21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