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情形包括哪些?
1、起訴。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三)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二、民事訴訟的流程
1、 起訴,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 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并立即開始執行
3、 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1)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
(2)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3)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3)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4)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5)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日常生活當中民事訴訟解決的方式的話是很多種的,但是有權利的話就必須要及時的來行事,不能夠躺在權利上睡覺,我們國家為了喚醒這一類人就規定了訴訟時效,超過這個訴訟時效的話,可能對方會進行一定的訴訟時效抗辯。
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借款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長
醫療事故賠償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應付票據貼現
2021-02-01哪些情形下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不用賠償
2021-02-27重婚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2-01老年人事受哪些醫療照顧?
2021-03-24實施家庭暴力承擔什么民事責任
2021-01-18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試用期想離職公司不肯怎么辦
2021-02-27最新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2021-03-19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還能追償賠償金嗎
2021-02-22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綿陽居民保險報銷比例
2020-11-28人身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6轉讓保險標的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1-22保險受益人有哪幾種?
2021-03-15村集體以土地流轉的名義出賣農民土地怎么辦
2021-03-12誰有權分割公房的拆遷補償款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