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通過簽署合同建立買賣關系后,如果一方違約給對方造成損失,仲裁無果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發起民事訴訟。法院受理案件后,會根據收集的證據審理案件,這里就涉及到誰舉證的問題。那么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一般由誰承擔?小編結合《民訴法》相關知識,為大家簡單介紹下。
一、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一般由誰承擔?
1、當事人舉證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一款;“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2、人民法院舉證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二款;“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3]
3、舉證責任倒置。是指法律直接規定的侵權訴訟案件中,由侵權人負責舉證,證明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或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二、民事訴訟舉證時效是多久?
舉證時效也就是審判實踐中所說的舉證期限,對此,我國《民事訴訟法》尚未做出具體的規定來設立舉證時效制度。根據審判實踐經驗,我所可以給舉證時效下這樣一個定義,舉證時效是指在民事訴訟中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提出某項主張時,應在人民法院規定的訴訟期間內,提出相應的證據來支持自己的主張,逾期不能或者沒有提供證據的即是不履行舉證責任,放棄舉證的權利,應當承擔不利舉證的后果的一種制度。
設立舉證時效制度,有利于正確貫徹實施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民法規定的訴訟時效,目的是為了促使權利人在規定的期限內及時行使自己的權利,使人民法院能夠及時地解決民事糾紛。然而,審判實踐中,有的民事案件審理期限過長,使訴訟時效的目的難以實現,從而失去了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的意義。因此,要使實體法的訴訟時效制度得以正確實施,程序法就應該有相應的訴訟時效即舉證時效來保障。
綜上所述,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會要求當事人提供證據材料,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一般由原告承擔,也就是誰提出,誰舉證。在特殊情況下,如當事人收集證據困難,當事人可以提出申請,由法院協助收集證據。當事人應該在舉證時限內提交證據,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及時申請延長舉證時限。
?民事舉證期限有多久,證據交換的時限規定是怎樣的
?新民訴關于舉證期限的兩種確認方式
?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辨認筆錄屬于什么證據
2021-02-06天津二手房買賣程序有哪些
2020-11-27原產地標記與地理標志有哪些異同
2020-11-25普通累犯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29累犯絕對不適用緩刑嗎
2020-12-05輕傷公安機關能撤案嗎
2020-11-22自己寫的保證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再婚放棄撫養權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5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合同約定復利計算利息到期不付可以要求支付嗎
2021-03-24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挖沙子犯法嗎
2021-01-06交易失敗是否還交中介費
2021-01-22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人身保險合同的不可抗辯條款是什么
2021-03-23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