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通過簽署合同建立買賣關系后,如果一方違約給對方造成損失,仲裁無果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發起民事訴訟。法院受理案件后,會根據收集的證據審理案件,這里就涉及到誰舉證的問題。那么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一般由誰承擔?小編結合《民訴法》相關知識,為大家簡單介紹下。
一、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一般由誰承擔?
1、當事人舉證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一款;“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2、人民法院舉證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二款;“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3]
3、舉證責任倒置。是指法律直接規定的侵權訴訟案件中,由侵權人負責舉證,證明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或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二、民事訴訟舉證時效是多久?
舉證時效也就是審判實踐中所說的舉證期限,對此,我國《民事訴訟法》尚未做出具體的規定來設立舉證時效制度。根據審判實踐經驗,我所可以給舉證時效下這樣一個定義,舉證時效是指在民事訴訟中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提出某項主張時,應在人民法院規定的訴訟期間內,提出相應的證據來支持自己的主張,逾期不能或者沒有提供證據的即是不履行舉證責任,放棄舉證的權利,應當承擔不利舉證的后果的一種制度。
設立舉證時效制度,有利于正確貫徹實施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民法規定的訴訟時效,目的是為了促使權利人在規定的期限內及時行使自己的權利,使人民法院能夠及時地解決民事糾紛。然而,審判實踐中,有的民事案件審理期限過長,使訴訟時效的目的難以實現,從而失去了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的意義。因此,要使實體法的訴訟時效制度得以正確實施,程序法就應該有相應的訴訟時效即舉證時效來保障。
綜上所述,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會要求當事人提供證據材料,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一般由原告承擔,也就是誰提出,誰舉證。在特殊情況下,如當事人收集證據困難,當事人可以提出申請,由法院協助收集證據。當事人應該在舉證時限內提交證據,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及時申請延長舉證時限。
?民事舉證期限有多久,證據交換的時限規定是怎樣的
?新民訴關于舉證期限的兩種確認方式
?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貸款無法償還后果
2021-02-23軍婚政審要查女方什么
2021-01-30哪些物業不能申請抵押貸款
2020-12-16公司破產了對法人有什么影響嗎
2020-12-06服刑人員減刑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26沒有交通事故認定書對事后的賠償有影響嗎
2020-11-18如何對債權進行分類
2020-12-07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女人出軌男人打死不離婚,女方如何起訴離婚
2021-02-19經理約談說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30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保險公司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