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東臺市律師 華鎣市律師 黃州區律師 香洲區律師 蒙城縣律師 船山區律師 恩施市律師
在民事訴訟過程中,除了當事人雙方和法院方面,還可能會出現一種審判參與者,那就是第三人。可能大家都知道會有這種參與審理人員的出現,但是這個第三人與一般認知中的證人等是不一樣的,第三人是法院審理的判決可能對其利益產生影響而出現的主體。那么民事訴訟法第三人到底是什么人呢?
一、第三人的概念和由來
1、概念
民事訴訟第三人是指對他人爭議的訴訟標的有獨立請求權,或者雖無獨立的請求權,但案件的處理結果與其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而參加到原告、被告已經開始的訴訟中進行訴訟的人。
2、由來
在古老的社會以前,源于落后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兩個相同主體間的一次性成了當時民事交往的基本模式。由此也決定了民事訴訟中通常以原告訴被告的“兩告訴訟格局”存在于審判實踐之中。盡管羅馬法承認對他人的訴訟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可以獨立申請參加訴訟及上訴或聲明不服。羅馬法采用這種制度的原因,在于方便訴外的利害關系人,保護其在我國,1948年由陳謹昆擬定的《中華民國新民事訴訟法草案》第一次提出建立訴訟第三人的構想,這可視為訴訟第三人在我國的萌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頒布前,對訴訟第三人我國的審判實踐中普遍用“訴訟關系人”的稱謂,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始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專家學者們摒棄了“訴訟關系人”的提法,選擇使用了“第三人”。隨后,最高人民法院對第三人參加訴訟的若干問題發布了一系列司法實踐解釋,這樣民事訴訟第三人在我國正式確立。合法權益,但訴訟第三人制度也終未能在羅馬法中得到確立。
二、第三人的特征
民事訴訟第三人制度有以下特征:
(1)對原告、被告爭議的訴訟標的認為有獨立請求權,或者案件處理結果可能與其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這是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根據。第三人同原告或者被告存在某種民事法律關系,案件的審理結果可能與第三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這是第三人區別于共同訴訟人和訴訟代理人的根本之點。
(2)必須在訴訟開始后,案件審理終結前,參加訴訟。第三人參加訴訟,必須以原告、被告之間的訴訟正在進行為前提,如果原、被告之間的訴訟尚未開始,或者原、被告之間的訴訟已經結束,即人民法院對案件已經審理終結,任何人都不可能通過訴訟而成為第三人。
(3)第三人是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這種利害關系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與來自本訴的原告和被告的侵害或爭議;二是來自法院對訴訟的處理結果。
三、第三人的分類
各國民事訴訟法對訴訟第三人的分類不盡相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我國民事訴訟第三人分為兩類:一是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二是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1、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指對他人之間的訴訟標的,有獨立的請求權而參加訴訟的人。本訴之外的第三人對原告、被告之間的訴訟標的,不論有全部的獨立請求權,還是有部分的獨立請求權,只要其請求權具有獨立性參加訴訟,即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2、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對于已經進行的訴訟,就其當事人之間的訴訟標的,雖然沒有獨立的請求權利,但是案件處理的結果與其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為維護自己的利益參加(自行參加或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到當事一方進行訴訟的人。
看過上文關于民事訴訟法第三人的介紹,大家特別需要注意區分一下第三人有無獨立請求權哦,第三人有無獨立請求權會對案件審理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第三人有獨立請求權,程序上會變得繁瑣,案件審理速度就會變慢。每項制度存在必有其合理之處,其分類也必然是有制度設計者的考量,所以需要我們自己多加注意,不要忽略一些看起來并不重要的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合同可以單方解除
2020-12-31認定醫療事故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4債務還不上車以抵押車怎么辦
2021-01-20轉賬支票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9夫妻婚內借條的法律效力
2021-02-23房產贈與合同可以延遲生效嗎
2021-01-21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精神暴力犯罪嗎
2021-01-16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離婚后還有哪些民事權利和義務
2021-02-07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意外事故證明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22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