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后如何行使探望權
探望權是一項立法權利。探望權的行使是享有探望權的主體執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離婚判決或雙方生效協議的實質性內容。這種權利是父母基于親子關系而享有親權的一種體現。只要當事人在離婚或變更撫養關系時不放棄,探望權就與直接撫養權同時成立。這種權利不需要確定,是自然享有的,所需要主張只是探望方式、時間等。
由于探望權的行使,涉及到直接撫養子女一方及子女的利益。修訂后的《婚姻法》規定:“行使探望權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從這個規定可以看出,《婚姻法》在確定探望權的行使問題上,確立了當事人協議與法院判決兩種方式,并且確立了“當事人協議優先”的原則。
根據“協議優先”的原則,探望權的行使首先由當事人協議。協議的內容主要包括探望的時間、地點、方式等問題。協議可在法庭外進行,也可在人民法院調解過程中進行,協議的內容應記載在離婚調解書上。之所以由當事人協議,是因為當事人雙方對自己和子女生活實際狀況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使達成的協議不致脫離實際情況,同時通過平等協商達成的協議也容易執行。
二、離婚后怎么對子女進行探望
根據《婚姻法》第38條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享有探望權的主體是離婚后未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或者是其他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義務的法定代理人。
對探望的方式、時間安排一般由父母在離婚時協議。為子女的健康成長,雙方在離婚時應對子女的探望問題進行協商,對探望方法、時間進行具體、細致的安排。
離婚時雙方對子女探望不能達成協議的,由人民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時一并判決。一般在不影響子女的學習、嚴重改變子女生活規律的前提下,確定一段時間內,間接扶養方可與子女單獨交流。
如果人民法院已經作出的離婚判決沒有涉及子女探望權的,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24條提供了法律救濟的途徑:“當事人就探望權問題單獨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探望的方式和探望的時間離婚雙方可以協商,協商約定不成的,可由人民法院判決。探望的方式主要有逗留式探望和看望式探望。
在看完上文內容后,相信您對有關“如何行使探望權”以及“離婚后怎么對子女進行探望”的問題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上文,我們知道了該怎么行使探望權,但要注意的是,探望權的行使不得損害子女的身心健康,不然也是可以中止的。如果您還要什么疑問,本網站也提供在線咨詢服務,希望您的疑問能得到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交易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2股權轉讓時公司名下房產可否處理
2021-03-01商號可以質押嗎
2021-01-30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騙婚需要報警嗎
2021-02-24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學生在校磕掉牙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5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單位辭退多久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4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在責任保險中保險合同的賠償要件是什么
2020-12-21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