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協商開庭時間是多久?
法律上沒有具體規定,看案件情況而定,法官讓自行協商,屬于法院的調解程序,一般是在法官的支持下調解, 也可以讓雙方協商調解,如果雙方沒有達成調解,法院開庭會開庭審理,下達判決。
1、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2、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人民法院對決定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向當事人告知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或者口頭告知。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后,應當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
3、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二、民事案件審理期限是多久?
1、一審審限一般6個月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一審民事案件的審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準;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審限為3個月,不能延長,若3個月內不能審結,轉為普通程序繼續審理。
2、二審審限一般3個月
人民法院審理二審民事案件一律適用普通程序,針對判決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針對裁定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0天,不能延長。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案件的審限依據適用的程序確定,按照一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一審普通程序的審限,按照二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二審程序的審限。
綜上所述,法院受理民事案件,會先根據案件情況選擇采取的程序,在開庭之前,可能會讓雙方當事人協商,看是否能達成庭前調解協議。法院開庭時間上沒有具體規定,從程序上,法院受理后通知當事人提交各自材料,然后開庭審理,一般案件從受理到開庭一到兩個月。
交通事故法院開庭可以不去嗎?
需要在開庭前調解的案件范圍
二審最長需要多長時間開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有哪些人員組成?
2020-12-31工傷保險報銷流程
2021-03-04寬帶賬號密碼是否屬于“公民個人信息”
2021-01-11婚后買房登記在一方名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21速裁程序是一審終審嗎
2020-12-21家庭冷暴力多久可以離婚
2021-02-23簽訂合同認購書效力
2021-03-09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變更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28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