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司法審判制度當中,有一個是制度,叫做回避制度。是為了防止當事人與證人或者是檢察人員有著什么利益關系而導致了司法不公正,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證人回避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關于證人回避到底是有什么樣的法律依據,以及對于現代的司法審判當中有什么樣的意義呢?前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證人回避的問題。
一、證人需要回避嗎:
1.證人回避的這個概念很好理解,就是在法院審判的過程當中,當事人與案件相關的其他人員有利益關系的,那么證人都需要回避。但實際上,根據我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在我國,回避的主體一般是司法工作人員,以及一些必要的輔助司法人員,比如鑒定、翻譯之類的。也就是說,證人是不存在申請回避這個問題的。
2.但是,證人就不需要回避嗎?不是,證人是需要回避的,但不是按當事人申請回避,而是根據訴訟程序,不能參與整個庭審過程。在我國,公民有義務作為證人出庭作證的話,那么這個義務是不可以推卻的,其他任何人也不得以任何手段來阻礙他人實行作證的義務。 在證人出庭作證的時候,與證人有利益相關的人是不可以在法庭上來參與審判的。
二、在民事訴訟當中的證人回避的流程主要是這樣的:
1.在開庭前,法官一般會詢問有無證人,沒有的話就照常開庭,有的話就需要到法庭外等候,不能對案件的審理進行旁聽,不然的話會干擾證人作證的思維;在庭審進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再由法官進行傳喚,證人再進入法庭接受原被告、及法官的詢問,問完之后就退出法庭。總而言之,整個庭審過程,證人要回避大部分,只能參與與自己有關的那部分。
2.我國的證人回避制度有著自己的特色,是根據國情和現實而來的,是一個非常有效,非常公平的制度,它對于整個訴訟過程當中有著極大的意義。
3.首先就是促進司法公正和廉潔。公正是法律極其重要的部分,如果不能公平地審理案件的話,那么整個司法體系就是沒有意義的。證人即便與原被告有著親戚關系,也是可以作證的,只是其證言不能單獨作為定案的依據。這個時候就可以杜絕一些腐敗的現象,使整個案件能夠公正客觀,司法人員能夠嚴肅執法,秉公辦案。
4.其實可以杜絕一些不良之風,通過證人回避的這種制度,使得有一些不良思想的人沒有辦法將這種思想落到實處,同時還可以維護法官和審判人員在民眾心目中的公正形象。
以上就是關于在民事訴訟當中的證人回避制度到底有哪些法律依據,以及我國使用這個證人回避制度是為了什么,在司法當中的意義體現在哪里?該制度傳承至今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不僅現在會得到重視,而且在以后也將是一個基本原則。
如何認定證人證言的效力
證人證言的法律規定
證人證言屬于什么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品責任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6開餐廳需要辦理哪些證件
2021-02-08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關系特點有哪些
2020-11-18買賣婚姻救父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2-12對方違章停車發生刮蹭誰的責任
2020-12-18行政處罰停產停業多長時間
2020-11-14人被車撞了有哪些賠償
2020-11-14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雙方為同等責任,肇事方車輛修理費可以要求受害方承擔嗎?
2021-02-14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貿易保險之貨物運輸保險涉及的風險
2020-11-1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