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7日,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那么,立法法擬修改,修改了哪些內容?其中,草案中關于立法法的修改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嚴格規范地方政府權限;二是:更加注重保障公民權益。本文整理了立法法擬修改的相關內容,請您閱讀了解。
一、嚴格規范地方政府權限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介紹,在草案一審中和之后征求意見過程中,有的常委會委員、地方和社會公眾提出,目前一些涉及公民權利義務方面的事項,應當制定地方性法規,而不是制定地方政府規章,為此建議進一步明確地方政府性規章與地方性法規的權限劃分。
對此,草案二審稿第82條對制定地方政府性規章的范圍限定為“城市建設、城市管理、環境保護等方面的事項”。明確沒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為依據,地方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修正案草案同時還規定,應當制定地方性法規但條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規章。規章實施滿兩年需要繼續實施規章所規定的行政措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大或其常委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長期以來,一些涉及公民權利義務方面的民生事項,原本應該制定地方性法規,但卻僅僅制定了地方政府規章。一些地方的限購、限行、限貸等行政手段對公民權利造成侵犯、僭越的事情時有發生,恣意減損公民的權利或增加其義務。
如果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新增規定日后獲得通過,那么一些實施已經超過兩年的地方性規章或紅頭文件將面臨法治的考驗,若想繼續實施則必須經本級人大立法程序,上升為地方性法規。而一些與上位法明顯相抵觸的地方性規章則須及時修改或廢止。
二、更加注重保障公民權益
對于如何防止損害公民合法權益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出臺,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了不少意見和建議。
劉振起委員說,考慮到許多地方性法規和條例直接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社會關注度比較高,對于怎樣征求群眾意見應當規范得具體些,對制定地方性法規應當召開聽證會、通過網絡等媒介公開征求意見這樣一些具體的內容明確作出規定。
列席常委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楊震認為,個別地方立法質量不高,建議在出臺地方性法規、規章之前建立立法前評估制度,由立法機關委托第三方,對立法項目的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進行評估,這樣可以把好立法項目的準入關。
不難看出,此次立法法修改的部分內容,一是更加注重保障公民權益。只要關系到公民合法權利和義務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都要于法有據。通過對地方政府規章與法規的權限劃分,也進一步厘清地方政府權力的邊界。二是體現了對法律的尊重。憲法、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嚴格按照一定的層級關系,立法法的修改就是要用法律確定這種關系。
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主任、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法律顧問邱寶昌認為,原來的立法法“非常原則”,很多規定和法條有很強的概括性,這樣很容易造成對公民減損權利或者增加義務。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這一亮點可以更好地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限行、限購、搖號,都存在法律依據不足的問題,都是在極端情況下施行的,法律依據值得商榷。行政手段可能確實行之有效,但是不一定合法,不一定公平,如果要達到公平,必須通過立法的手段。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要實現依法治國,首先就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法律法規。因此,各級政府需要不斷提高開門立法、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水平。這就需要立法時更加注重拓寬群眾有序參與的途徑,廣泛凝聚社會共識。與此同時,也要防止有些部門和地方利益被法律化,不能讓公民權利被“合法”侵犯。
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立法法擬修改相關法律知識,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按揭房轉讓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9約定傭金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05工人在下班期間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13交通事故認定書制定期限是多久
2020-12-13交通事故肇事者應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12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交通肇事逃逸認定書要幾天才能出來
2021-02-27我國最新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0-11-16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分公司簽定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04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