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仲裁庭裁決前可先行調解有哪些規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按照著重調解的原則,維持了現行有關裁決前調解的規定。規定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制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發生法律效力。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二、適用范圍
仲裁的適用范圍是指哪些糾紛可以通過仲裁解決,哪些糾紛不能以仲裁來解決,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爭議的可仲裁性”。
《仲裁法》的第2條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這里明確了三條原則:一是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必須是民事主體,包括國內外法人、自然人和其他合法的具有主體資格的組織;二是仲裁的爭議事項應當是當事人有權處分的;三是仲裁范圍必須是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
合同糾紛是在經濟活動中,雙方當事人因訂立或履行各類經濟合同而產生的糾紛,包括國內、國外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組織之間的國內各類經濟合同糾紛、知識產權糾紛、房地產合同糾紛、期貨和證券交易糾紛、保險合同糾紛、借貸合同糾紛、票據糾紛、抵押合同糾紛、運輸合同糾紛和海商糾紛等,還包括涉外的、涉及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的經濟糾紛,以及涉及國際貿易、國際代理、國際投資、國際技術合作等方面的糾紛。
其他財產權益糾紛,主要是指由侵權行為引發的糾紛,這在產品質量責任和知識產權領域的侵權行為見之較多。
根據仲裁法的規定,有兩類糾紛不能仲裁:
1、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能仲裁,這類糾紛雖然屬于民事糾紛,也不同程度涉及財產權益爭議,但這類糾紛往往涉及當事人本人不能自由處分的身份關系,需要法院作出判決或由政府機關作出決定,不屬仲裁機構的管轄范圍。
2、行政爭議不能裁決。行政爭議,亦稱行政糾紛,行政糾紛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之間,或者國家行政機關與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公民之間,由于行政管理而引起的爭議。外國法律規定這類糾紛應當依法通過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解決。
《仲裁法》還規定:勞動爭議和農業集體經濟組織的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的仲裁,由國家另行規定,也就是說解決這類糾紛不適用仲裁法。這是因為,勞動爭議,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雖然可以仲裁,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民事經濟糾紛,因此只能另作規定予以調整。
在我國相關的當事人員的合法權益受到傷害時,相關的受害人員應積極的收集案件證據,對自身的合法權益進行保護。相關的仲裁機關無法辦理這類案件時,應積極的向當地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進行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唐山住房公積金貸款最新政策是什么
2021-02-17律師事務所異地提供法律服務,收費如何確定
2021-03-09手腕功能鑒定評殘
2021-01-22辦理船舶抵押登記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3-18行政處罰超過期限怎么延期
2021-02-27什么是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房離婚如何分割
2020-11-23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父母贈與是否可以附贍養老人的條件
2021-01-19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代簽名出事后賴賬 保險公司多事食苦果
2021-02-17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更換駕駛員報保險屬于騙保嗎
2020-12-02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2021-01-05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0-12-22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依照“城市”還是“農村”
2020-12-14企業取得的房屋拆遷補償該不該交增值稅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