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裁決后起訴管轄是哪個法院?
我國《仲裁法》第5條規(guī)定:“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依據規(guī)定,對于有仲裁協議的案件,一般的原則是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情形除外。仲裁具有嚴格的契約性質,仲裁機構的管轄權,來源于當事人自愿達成的仲裁協議。正是基于對當事人的意愿的尊重,才產生排除法院訴訟管轄的效力。但仲裁協議的效力也不是絕對的,它既然是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的協議,當事人也可以通過明示協議或者某種行為來放棄或解除,例如雙方簽訂書面解除仲裁協議的合同,一方當事人向法院起訴、另一方應訴作出答辯,都能解除原仲裁協議。
仲裁與訴訟的區(qū)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受理案件的機構性質不同。仲裁是由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委員會是獨立于行政機關的專門仲裁機構;訴訟是由人民法院負責。人民法院是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機關。
(2)管轄的依據不同。仲裁實行的是協議管轄。仲裁機構是根據當事人雙方自愿達成的仲裁協議受理案件,其管轄權是基于雙方當事人的授權。沒有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案件,仲裁機構無權受理。訴訟實行的是強制管轄。人民法院是根據國家的授權獨立地行使審判權。只要一方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就可以依法受理案件。
(3)審理組織的組成原則不同。組成仲裁庭的仲裁員是由當事人各方選定或共同選定或委托仲裁機構指定,其組成是基于當事人的選擇;審判庭的組成是由人民法院指定,當事人無權過問,只能依法定程序申請回避,是否回避由人民法院決定。
(4)仲裁庭審理案件一般不公開進行,案情不公開,裁決不公開,有利于保護當事人的商業(yè)秘密;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實行公開審理原則,但依法不應公開審理的除外。
(5) 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裁決一經作出即發(fā)生法律效力,當事人不能上訴;訴訟實行兩審終審,當事人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
針對于仲裁裁決,首先是仲裁是終局制度,不能夠進行相關的重新審理,或者是交由法院進行訴訟取消。所以如果對仲裁有異議的話,首先在仲裁裁決之前就應該向仲裁庭進行提出,仲裁庭會根據實際情況再重新修改仲裁決議。
撤銷仲裁裁決期限是什么時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攬合同怎么寫
2020-12-26小朋友高空拋物砸傷人怎么劃分責任
2020-12-28公司法司法解釋四有哪些新內容
2021-01-18用益物權有哪些特征
2021-02-03撞了非停車位的車如何定責
2020-11-24同等責任書我簽字了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20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民事執(zhí)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離婚訴訟財產分割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0-11-14懸而未決的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10買家不想和賣家解除合同補齊材料可以嗎
2021-01-18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如何委托律師代理訴訟或仲裁
2021-01-05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用人單位不按規(guī)定申報保險怎么辦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