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境內發生涉外繼承糾紛應當如何處理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繼承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遺產的法定繼承,動產適用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繼承法》第三十六條 【涉外繼承】中國公民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遺產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國人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外國人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遺產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中國公民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外國訂有條約、協定的,按照條約、協定辦理。
涉外繼承是指形成繼承法律關系的諸因素中至少有一個具有涉外因素,其中包括:(1)被繼承人或繼承人一方為外國人;(2)被繼承人、繼承人雙方均為外國人;(3)作為繼承客體的遺產位于國外;(4)導致繼承發生的被繼承人死亡這一法律事實發生在國外。
解決涉外繼承糾紛同解決其他涉外民事糾紛一樣,首先應當依據一國的沖突規范確定應當道用的法律。在中國境內發生的涉外繼承糾紛,如果由中國法院受理,那么,應當適用我國《民法通則》及《繼承法》中的有關規定選擇法律。
《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遺產的法定繼承,動產適用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這樣,如果被繼承人生前未立遺囑,對于其遺產中動產的繼承,應當適用其死亡時的住所地國家的法律。如果該被繼承人死亡時的住所地在中國,則應當依據中國《繼承法》中有關法定繼承的規定,決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人的順序、繼承人的應繼份額等問題。
如果在外國,則應當適用該外國的有關法律,除非該外國的法律嚴重違反我國的社會公共秩序。對于不動產的法定繼承,如對房屋、土地的繼承,將依據財產所在地男家的法律處理。我國對涉外遺囑繼承,大都是依據我國《繼承法》中的規定處理,《繼承法》沒有規定的,按照國際慣例處理。
根據《繼承法》的規定,中國公民繼承在我國境內的遺產,或者繼承在我國境內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在地法律。
外國人繼承在我國境內的遺產,或者繼姑在我國境外的中國公民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因此,解決涉外繼承糾紛還是需要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其實同其他涉外民事糾紛一樣。在中國境內的涉外繼承就需要利用中國《繼承法》中有關法定繼承的規定,來解決相應繼承糾紛問題。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對象是誰
2021-02-16女職工生育假期多少天
2021-02-06虛開發票處罰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17轉讓股權被拒辦變更登記怎么辦
2020-11-11在大隊的分紅股權證可以抵押嗎
2020-11-22怎么合法有效的討薪討債
2021-01-07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醫療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
2021-03-11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網絡保險受到哪些限制
2021-02-02保險合同名字錯了怎么辦
2021-02-22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車輛是否可以重復投保?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