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聚眾斗毆是一類嚴重破壞社會治安和人民經濟人身安全的一類違法案件。我國對這類人處以3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不同刑期。主要表現為糾結他人進行斗毆行為,破壞我國的公共秩序。下面小編就什么是聚眾斗毆,會受到怎樣的處罰,這類問題為大家進行解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規定,聚眾斗毆罪是指為了報復他人、爭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糾集眾人成幫結伙地互相進行毆斗,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聚眾斗毆罪侵犯的客體是所謂公共秩序,不應簡單地理解為公共場所的秩序。
聚眾斗毆罪包括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應當遵守的各項共同生活的規則、秩序,在實際生活中,聚眾斗毆犯罪可以是在公共場所,例如在公園、影劇院中,也可以是發生在較僻靜的私人場所。
一、處罰準則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
附帶訴訟
二、民事訴訟
(一)聚眾斗毆沒有造成重傷或死亡后果的,聚眾斗毆的參加者,均明知自己的行為有可能產生傷害他人以及自己被他人的行為傷害的后果,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刑事和民事責任。
(二)參加聚眾斗毆受重傷或者死亡的,受重傷不構成犯罪的行為人及死亡行為人的近親屬可以向聚眾斗毆的對方被告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死亡行為人明顯構成犯罪的除外。
(三)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或死亡的,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適用混合過錯責任原則確定賠償數額。犯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的被告人承擔全部或主要賠償責任;依法應當承擔相應民事賠償責任的犯聚眾斗毆罪的被告人和其他共同致害人承擔次要賠償責任。同一罪名共同犯罪的被告人之間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會受到怎樣的處罰。這類判決根據相應的違法案件的情況進行判決。如造成他人死亡的,我國還會加重對這類人的判決。相應的對被害者造成損失的,還可以要求對方進行相應的民事賠償,來你不自己的損失。
聚眾斗毆罪的定罪標準是什么?
聚眾斗毆主犯能保釋嗎?保釋要如何辦理?
最高檢公安部聚眾斗毆罪追訴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定金和訂金區別,哪個可以退
2021-01-28人被車撞后怎么處理原則
2020-12-12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哪些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2021-02-28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向外國請求送達文書,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3-04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自愿加班有加班工資嗎
2020-12-07勞務派遣用工是否有探親假
2020-11-14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工資4000,欠債不還強制執行多少
2021-01-11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家庭財產保險不承保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22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養老金補發
2021-01-07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