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繼承認定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遺囑是被繼承人生前立下的在被繼承人死亡后生效的、處分自己合法所有的個人財產的決定,但由于種種原因,遺囑中可能缺少或欠缺,或侵害了其他繼承人的權利,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對遺囑繼承作了如下規定:
1、繼承法實施前訂立的、形式上有欠缺的遺囑,如果內容合法,又有充分證據證明為遺囑人真實意思的表示,可以認定遺囑有效;
2、繼承人、受贈人的債權人、債務人,共同經營的合伙人,也應當視為與繼承人、受贈人有利害關系,不能作為遺囑的見證人;
3、遺囑人未保留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遺產份額,遺產處理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參照遺囑確定分配原則;
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按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
4、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于國家、集體或他人所有的財產,遺囑這部分應認定無效;
5、遺囑人生前的行為與遺囑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遺囑處分財產在繼承開始前滅失或所有權轉移、部分轉移,遺囑視為被撤銷或部分撤銷;
6、公民遺囑中涉及死后個人財產處分的內容,確為死者真實意思表示,有本人簽名并注明年、月、日,又無相反證據的,可按自書遺囑對待;
7、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遺囑即使其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8、遺囑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數份內容相抵觸的遺囑,其中有公證遺囑的,以公證后所立遺囑為準,沒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后所立遺囑為準;
9、附有義務的遺囑繼承或遺贈,如義務能夠履行,而繼承人、受贈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經受益人或其他繼承人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義務時那部分遺產的權利,由提出請求的繼承人或受益人負責按遺囑的意愿履行義務,接受遺產。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委會提留了補償款,能告他嗎
2021-02-10個人要繳納環境保護稅嗎
2021-02-08緩刑期間能否競選村委會成員
2020-12-11法院非訴執行程序法律規定
2021-03-14欠條模板是怎樣的
2020-12-11口頭承諾贈與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25訂婚后退婚財產處置協議怎么寫
2021-03-13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個人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09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沒有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有效嗎
2020-11-17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