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房產后可以贈與他人嗎?
可以。房產贈與是房產所有人的基本權利之一,由所有人決定并辦理過戶即可;房產繼承是房產所有人死亡,由其合法繼承人依法繼承的過程,合法繼承人首先是死者生前遺囑確定的繼承人,沒有遺囑的情況下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沒有第一繼承人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基本案情:
林某與被告郭某原系夫妻關系,婚后共生育了四個子女,即原告郭甲、被告郭乙、郭丙、郭丁。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郭某購買了位于某縣正興街的住宅一套并于2003年9月2日以郭某的名義辦理了房屋產權登記。2013年10月27日林某因病去世。林某死亡時,其父母均已先于林某去世;林某去世后,其遺產的第一順序繼承人有原告郭甲,被告郭乙、郭丙、郭丁和郭某。且被告郭某、郭乙、郭丙自愿將其應繼承份額贈與給原告郭甲,現因繼承上述房屋發生糾紛,原告遂訴至本院,請求如訴稱。
爭議觀點
該案的爭議焦點是在未取得繼承財產的所有權之前,法定繼承人郭某、郭乙、郭丙能否將其繼承權(繼承份額)通過協商的方法贈與給另一法定繼承人郭甲。對此,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在未取得應繼承財產的所有權之前,繼承人之間通過協商的辦法轉移(贈與或者轉讓)繼承權和繼承份額是無法律依據的。我國《繼承法》中關于法定繼承人之間可以協商繼承份額的規定,只是指繼承人之間可以對繼承份額的劃分進行協商。繼承權作為一種具有人身性質的財產權利,是不能轉讓的。因此,繼承人放棄繼承就不能再通過繼承協議的方式將他應繼承的份額轉讓給其他繼承人。只有在辦理了繼承手續,對應繼承的份額取得了所有權之后,也就是房產證更名到法定繼承人的名下之后,該法定繼承人才能將該份額贈與他人所有。
另一種意見認為,法定繼承人將其應繼承份額贈與給其他法定繼承人,屬繼承人之間的自愿處分行為,不違反相關法律規定,應予以支持。
律師分析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采用了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定法定繼承人之間可以協商解決繼承份額,雖然沒有關于“法定繼承人是否可以將應繼承的份額轉讓給其他繼承人”的直接表述,但對于公民來說,法無明文禁止即可為,法定繼承人之間將繼承份額贈與其他繼承人的行為并不違反法律規定。其次,承認轉讓或贈與協議的效力也是減輕當事人訴累之考慮。司法部(89)司公字第10號《關于辦理繼承權公證和贈與公證等問題的復函》雖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就不能再通過繼承協議的方式將其應繼承的份額轉讓給其他繼承人。只有在辦理了繼承手續,對應繼承的份額取得了所有權之后,繼承人才能將該份額贈與他人所有。對此,公證處應先辦理繼承權公證,再辦理贈與或轉讓公證。”也就是說,當繼承發生后,法定繼承人必須先到公證處辦理繼承權公證,持該房產繼承公證書到房產部門更名過戶后,再持房產證到公證處辦理贈與或轉讓公證,然后通過該公證書到房產部門辦理更名手續。這顯然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很大困難,不僅繁瑣了繼承手續,增加了繼承成本,也加重了繼承人的訴訟負擔。再者,司法部的這一復函是就具體問題答復廣東省司法廳公證管理處,對其他省份僅具有指導性作用,并不具有普適效力。另外,隨著市場經濟和改革的不斷深入,運用契約精神(即協議或合同)化解此類農村繼承糾紛必然成為大勢所趨,這不僅可以節約司法資源,降低訴訟成本,也能為當事人提供極大便利。
要是在繼承房產方面需要幫助的話,可以在線咨詢委托律霸網專業律師來幫助你,他們是專業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員工試用期管理有哪些誤區
2021-01-16老年人有繼續受教育的權利嗎
2020-12-13尋釁滋事持械輕微傷能立案嗎
2020-12-09公司名稱變更稅務流程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30圖書的著作權歸屬是怎樣確定的
2021-03-22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4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