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指的是在法定繼承中確定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分得的遺產份額的基本準則。繼承法第13條對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做了明確規定,我們應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
1.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均等。這是法定繼承中遺產分配的一般原則,即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該平均分配遺產。該法條中的“一般”是指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情況。
2.特殊情況下法定繼承人的繼承份額可以不均等。根據繼承法的有關規定,“特殊情況”主要是指:
(1)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給予照顧。繼承人只有同時具備生活有特殊困難和缺乏勞動能力的情形時,才能在遺產分配時中給予照顧,而且一旦具備了這兩個條件就應當給予照顧。
(2)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不是應該多分,不具有強制性。
(3)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該不分或少分,這是繼承法中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的重要體現。繼承人符合下列條件的,應不分或少分遺產:①繼承人有扶養能力和條件;②不盡扶養義務;③繼承人協商同意也可以不均分。
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酌情分配遺產問題
在法定繼承中,除了那些享有合法繼承權的人參與繼承外,繼承法第14條還賦予一些符合一定條件但沒有繼承權的人取得一定遺產的權利。這種權利不是繼承權一,法律之所以賦予該權利是因為他們和被繼承人之間存在著特別扶養關系,這是保障人權和弘揚美德的必然要求。下列人員享有分得適當遺產的權利:(1)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2)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即使其為繼承人,但若未實際參加遺產分配,屬于以上情形之一的,便享有遺產取得權。這種遺產取得權是一項獨立的民事權利,當其受到侵害時,權利人有權以獨立的訴訟主體資格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在遺產分割時,明知而未提出請求的一般不予受理;不知而未提出請求時,在知道后2年內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來自: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實物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1-01-264人尋釁滋事主犯怎么判
2021-03-04從10樓扔菜刀屬于高空拋物嗎
2021-01-13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房子會被執行嗎
2020-11-10高速打電話被拍怎么處罰
2021-03-17探望權法院的裁判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臨時卸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3-04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房產未滿兩年贈與過戶怎么交稅
2021-02-14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