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人不履行義務的條件是什么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為了保護贈與人的利益,《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這一規定表明,在贈與合同訂立后或者贈與人已經部分履行贈與義務后,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贈與人可以不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贈與義務或者不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但尚未履行的部分贈與義務。贈與人不再履行贈與義務,應當符合本條規定的法定條件:
1、經濟狀況顯著惡化,是發生在贈與合同成立之后,而不是成立之前。如果自身的經濟狀況本已十分不好,仍向他人表示贈與意思,實際上其贈與的意思表示多無誠意,贈與合同也根本無法履行。
2、經濟狀況顯著惡化,致使嚴重影響企業的生產經濟,或者使個人的家庭生活發生困難,不能維持自己的正常生計,不能履行扶養義務等。符合上述條件的,不論贈與合同以何種方式訂立,不論贈與的目的性質如何,贈與人可以不再履行尚未履行的贈與義務。
贈與合同中贈與人的義務
第一,移轉贈與標的物的權利。贈與合同以使贈與財產的權利歸于受贈人為直接目的,贈與人的主要義務是依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地點、方式、標準將標的物轉移給受贈人。贈與的財產貪污需要辦理登記等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第二,瑕疵擔保義務。贈與合同中,一般不要求贈與人承擔瑕疵擔保義務。但有如下兩種例外。首先是在附義務贈與中,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違約責任。
受贈人不履行義務有什么后果
《合同法》并沒有對受贈人不履行義務的法律后果作出具體明確的規定,在實踐中,可以運用法律適用的基本方法,即《合同法》分則沒有規定的,適用總則的規定。根據《合同法》第94條第4項的規定,贈與人可以解除贈與合同,并要求受贈人返還財產。
通過本文可以看出,贈與人不履行義務的條件有兩個,本文也有相關的介紹。但是,大家還需要清楚的是贈與合同中贈與人的義務以及受贈人不履行義務有什么后果,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法律規定,希望大家多做相關的了解。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盜竊罪加重處罰情節金額如何認定
2021-02-12更換駕照去車管所還是交警支隊
2020-12-14小企業應付票據的核算
2020-12-27什么是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區別?
2020-12-11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可以復議嗎
2021-01-18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土地變更登記怎么辦理
2021-01-05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產品質量責任險中的賠償處理方面有什么規定
2021-02-08買了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1-28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保險責任糾紛中有哪些常見法律問題
2021-02-06